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松筠的“本钱”

日期:03-29
字号:
版面:04版:说吧       上一篇    下一篇

  ■游宇明

  有清一代,松筠算得上是个敢于说真话的官员。他从不拐弯抹角或者含糊其辞,而是态度鲜明,一言既出,直指事物要害。

  嘉庆时期,朝廷计划修《明鉴》,其中一个分纂者是来自杭州的戚容台,此君写的稿子中讲到清国与明朝为何发生战争的事情,秉笔实录,说出了一些清政权当年的不堪之事,嘉庆帝非常愤怒,严斥戚容台诽谤,下令将他关进监狱。皇帝找松筠聊天,说到这个话题,松筠说:“纯皇帝(乾隆帝)尝有明谕,以前明之事宜直书,不当避忌。”嘉庆惊异地说:“先帝真的发过这样的谕旨吗?”松筠说:“确实有。”嘉庆帝命令松筠检索《乾隆实录》一书进呈,松筠将书递上,嘉庆发现松筠没有撒谎,当即命人将戚容台释放。松筠出了廷堂,批评《明鉴》总裁曹振镛说:“他人固然不知道,你怎么会记不起来,为什么不告诉皇上呢?”曹振镛说:“皇上当时那么气愤,我怎么敢说?”松筠说:“您从此声名扫地了!只是少说了一句话,将您陷入过错中,众大臣怎样看您?”曹振镛一言不发。

  松筠,姓玛拉特氏,字湘圃,蒙古正蓝旗人。初为翻译生员,随后被授予理藩院笔帖式、军机章京。31岁便成为礼部侍郎,此后出任过驻库伦办事大臣、吉林将军、户部尚书、陕甘总督、伊犁将军、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可谓位高权重。

  松筠的官升得很快,做得很大,不是通过吹吹拍拍、跑跑送送谋得的,而是靠卓越的个人品德和能力。做伊犁将军时,松筠起先没有带家属。一日,突然想起当单身汉诸多不便,乃派仆役赴京,附上夫人来新疆的路费白银五十两。没想到仆人尚未成行,松筠已将这五十两银子挪作他用了。他因此不再寄钱。后来还是他的儿子熙昌凑钱将母亲送上了赴新疆之路。夫人到了新疆,他不让住衙门,将其安置在别的院子,让她每天栅着门。吃喝之外,每月只给十千家用,这点钱还包括佣人的工钱。

  在能力上,松筠也称得上“危难之际显身手”。乾隆时代,中俄边界贸易非常活跃,俄属布哩雅特人劫掠蒙古库伦商货,俄国官员不按两国协定将案犯移交给清政府处理,清廷数次发函交涉,俄方都当耳边风。那时的清政权很有些脾气,一怒之下,斩断了两国贸易往来,并派松筠到库伦出任办事大臣。松筠领命后,严格管理边境,却绝不扰民,对俄方民人也以诚相待。他深知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前行的重要推力,积极斡旋两国矛盾,促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在内政上,松筠同样是一把好手。乾隆五十九年(1794),松筠担任驻藏大臣,在任期间,他抚恤贫困的藏民,修建牢固的边卡;嘉庆七年(1802),松筠出任伊犁将军,看到当地大量的土地被荒废,他心急如焚,发动边民垦田6.4万亩,并引伊犁河水灌溉,使社会变得安定。

  回到开头有关说真话的话题。面对皇帝的错误,松筠敢直谏,确实需要胆量。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谁晓得老虎什么时候准备咬人呢?以职责来说,主持编纂工作的曹振镛最应该说话,松筠完全可以不蹚这池浑水,然而他不忍心看着一个好好的人落入不幸,最后管起了“闲事”。当然,无可否认,松筠一往无前的直谏也与其出类拔萃的品德、能力形成的声望有关。因为松筠有声望,皇帝愿意放下身段听一听他的意见;因为他有声望,皇帝会考虑拒绝松筠的正确建议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封建时代虽然是家天下,但维持它必须依靠能臣助力,这是再愚钝的皇帝也明白的一个道理。

  一个人敢说真话非常可贵,但说真话的“本钱”也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