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银盘展飞廉

日期:03-25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唐代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马小江

  1970年10月,人们在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附近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一处唐代窖藏,藏品大多为金银器,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即是其一,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该银盘宽15.3厘米,为六曲葵花形,窄平折沿,浅腹平底,盘心凸起,并剔刻出一鼓翼扬尾、偶蹄双足、牛首独角、鸟身凤尾的动物。银盘器型工整,纹饰精美,制作技术和工序复杂,体现了唐代金银工匠高超的制作工艺,是唐代金银器的精品。

  在制作工艺上,这件银盘盘体分瓣,中心装饰单点动物纹饰,周围留出空白,这种构图方法并非我国金银器传统装饰手法,其盛行于粟特地区(今中亚)。具体到这件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虽然借鉴了粟特人的装饰手法,却选择了中国传说中的瑞兽“飞廉”作为主图案,充分体现了唐代人对于外来文化的借鉴取舍,以及根据自身文化特点的融合创新。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以花朵为形,神兽为纹,制作考究、工艺典雅。中国古代的器皿形制大部分都为圆形,到大约7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多瓣花形器型才逐渐流行起来。

  另外,这件银盘的纹饰也非常独特。由于盘底的动物形象为牛首鸟身,并有双翼,因此,有的学者称其为“翼牛纹”或“异兽纹”,之后又有学者称其为“飞廉”。飞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屈原《离骚》中有“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东汉文学家王逸注解:“飞廉,风伯也。”

  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器纹饰中,有一种前半身像狗,后半身像鸟的神兽形象,称之为“塞穆鲁”。这种神兽象征帝王权威和国力昌盛,而在粟特银器中,塞穆鲁则由本地一种与之相似的有翼骆驼取代,这种有翼骆驼在粟特地区是神话传说中的胜利之神。在唐代的金银器中,唐朝工匠不仅以中国的神兽飞廉取代了有翼骆驼,而且还突破了粟特银盘单一的圆形平面,将盘口做成唐代流行的六曲葵花形,使之既具有异域色彩,又有着明显的本土风格。从这件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可以看出,唐人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与取舍,融入了根据自身文化重新创造的精神追求。

  这件银器使后人对唐代的金属冶炼、机械设计及加工、焊接、贵金属制作等都有了直观深入的认识。推测当时可能已经使用简单车床,对材料进行切削、抛光,其焊接、铆、镀、刻、凿等的工艺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其造型之多样、纹饰之精美、题材之丰富,都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