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0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紫砂壶上正烹茶

日期:03-25
字号:
版面:04版:鉴赏       上一篇    下一篇

  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阔底壶

  □缪士毅

  闲暇时,翻阅《故宫陶瓷图典》《宜兴紫砂图典》,一些紫砂壶上所绘的烹茶图不禁映入眼帘,如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阔底壶就是其中之一,细细品赏,情趣盎然。

  宜兴窑御题诗烹茶图阔底壶,制于清乾隆年间,口微撇,粗颈,硕腹,阔平底。弯流,螭龙形长柄,圆盖,圆钮,高12.5厘米。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值得一提的是,此壶腹部一面长方形委角开光内,堆绘了一幅精美的烹茶图。细细观赏烹茶图,但见庭院一隅,围墙曲折,古松虬干曲枝,松根旁置怪石,凉亭内一小童正在烹茶,水汽腾腾。旁边一高士悠闲地坐在桌旁,另一小童正在服侍其品茶,茶香氤氲,构成了一幅轻松闲适的品茶生活图景。

  此壶腹另一面长方形委角开光内,堆绘乾隆御题诗《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韵即书王绂画卷中》,诗云:“才酌中泠第一泉,惠山聊复事烹煎。品题顿置休惭昔,歌咏膻芗亦赖前。开士幽居如虎跑,舍人文笔拟龙眠。装池更喜商邱荦,法宝僧庵慎弆全。”此诗为乾隆所作,这里仅节选了诗的前半部。诗中提及的惠山寺听松庵,为乾隆下江南时,在此烹水煮茶之处。乾隆是一位嗜茶如命的皇帝,曾写下众多咏茶的诗篇,将乾隆咏茶诗刻于御用紫砂壶上是当时流行的装饰形式。

  纵观此壶造型独特,泥质细腻,纹样清晰,制作精良。壶腹上的绘画,是用泥浆堆绘而成的,乾隆时堆绘技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整个壶腹集诗、书、画于一体,相互映衬,别具风采。

  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泥质、造型和古朴的自然美感而闻名。明代,宜兴素坯紫砂壶属于初创阶段,比较粗糙;清初较明代有了质的飞跃,完全脱离了粗糙的土砂气。到了乾隆年间,喜爱饮茶的乾隆皇帝不仅要求紫砂壶拥有最佳的品饮功效,而且要与官窑瓷器一样,集诗、书、画、印于一体,从而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