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07年,16岁的刘半农考入常州府中学堂。不过,他在学校学了不到3年时间,便主动退学回家,原因是受不了学堂的各种约束和老师上课时照本宣科的呆板。
回家后,刘半农打算去一位相熟的朋友那里学习照相。由于脑子灵活,他很快便对照相机的各种功能驾轻就熟。几个月后,刘半农用借来的钱托朋友从国外买回一部照相机,在家附近开了一间照相馆。仅过了一年时间,他便将借来的钱全部还清了。尽管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但志存高远的刘半农打算去欧洲留学深造,还是关闭了照相馆。
1925年,刘半农从法国留学归来,加入到北京大学摄影团体北京光社,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业余摄影团体。
当时,摄影展览通常在中山公园举办,每次活动,刘半农都会动员全家人参加布置,精心挑选他满意的作品参赛。他的摄影作品也被专业人士评价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到了1927年,刘半农根据自己的摄影经验撰写了一本名为《半农谈影》的书。?《半农谈影》可以算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有影响的摄影理论专著,对早期摄影产生了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