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理性看待“AI公务员”上岗

日期:03-20
字号:
版面:03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许贵元

  微观点:推广“AI公务员”上岗,具有多重进步意义。但我们也必须冷静思考、理性审视、合理推行。

  前不久,深圳市福田区宣布已成功上线基于DeepSeek技术开发的70名“数智员工”,全面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这意味着首批“AI公务员”正式上岗,政务智能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AI公务员”的正式上岗,给政务工作注入了数智动能,打破了传统的政务工作模式。对快速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迈进,破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政务信息无缝流动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政府实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持和智能助力。由此而言,推广“AI公务员”上岗,具有多重进步意义。但我们也必须冷静思考、理性审视。

  从现实来看,推行“AI公务员”上岗, 可以把公职人员从繁重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以往,人工审核公文、办理政务,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容易出现疏漏,经常加班加点忙工作,甚至经常日以继夜“连轴转”,导致疲惫不堪、体力难以支撑。“AI公务员”可以24小时在线办公,工作效率高。例如,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差错率控制在5%以内。比如“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AI公务员”只是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一是存有数据风险。有些不宜公开的内部数据、机密文件、重要资料信息等,通过“AI公务员”操作,有可能会被一些技术手段高明的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后果。二是有决策风险。决策是党和政府对重要工作如何干、怎么干、去干好而做出的战略部署和规定措施,是我们通过身临其境、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和听取基层群众合理化意见建议,集中民主智慧做出的科学决策。这样的决策,符合实际“接地气”,而且有“人气温度”。而“AI公务员”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是有一定社会风险。“AI公务员”上岗,会使一部分人“没事干”,滋生“懒政”或“躺平”,甚至有些人会被分流、下岗或失业。

  综上所述,推行“AI公务员”上岗,我们应该理性分析和看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带有极强辅助功能的先进智能技术,在倾力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群众信赖的服务型政府的同时,也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进一步激发广大公务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让他们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十足的干劲,投入到火热的工作实践中,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