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训晶
春来了,与春约会,是一场繁华;春天与书约会,就是离美最近的时光。
春天,万物生长,鸟雀啁啾,热闹非凡。但春天又是宁静的,约一缕阳光,泡一杯香茗,握一卷书,借一隅静谧,让心灵沉浸在书里。在这深情而宁静的春日读书,读万紫千红,读草长莺飞,读日落晨晖,读远方思念,读离合悲欢,读似水长流,读诗和远方……拈一卷墨香,染几笔春意,书卷多情似故人,真是春来好读书。
拨开久远的时光荆丛,透过繁芜的文字窗口,在这个春天我再读《苏东坡传》。合卷沉思,苏东坡的一生,真是坎坷、跌宕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一生被贬的地方。可面对这些无法逾越的灾难时,苏东坡却能笑对生活,乌台诗案要不是王安石鼎力相救,可能就命丧黄泉。要知道,他们是杀得你死我活的政敌,可在大是大非面前,王安石怕以后几百年都不容易出的奇才被杀,便全力相救。出狱后被贬黄州,从一个京城大员变成团练副使,就是一位民兵团长。这种落差,丝毫没有影响苏东坡,他认为自己光明磊落,不结党营私,一心为民,所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就是遇到狂风暴雨,也能边歌边行。因为他“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人调侃,人生万般不如意,只因未读苏东坡。这是真的,读了苏东坡,你会不经意间变得豁达开朗。所以也有人说:人生得遇苏东坡,方知可以这样活。
在这个春天,我读了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书中说,人应该为自己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恨,爱父母爱爱人爱儿女爱朋友,那是一种真挚的掏心掏肺的爱;恨阴暗恨丑恶恨卑鄙,那是一种爱憎分明的是非观。在这间小屋里,爱多于恨,那就是一间阳光小屋,充满明媚、快乐、舒心、惬意。第二间盛放事业,每个人的事业各不相同,对事业的追求,对理想的向往,每个人也不同,所以在奋发的过程中,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只有自己品尝。只有在这间小屋里,可以为事业的失意哭泣,为奋斗的坎坷焦虑。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制定新的奋斗目标,然后整装出发。第三间小屋安放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灵魂得以有休憩的地方。在这间小屋里,放下自己的伪装,放下自己的铠甲,放下平时的道貌岸然。可以蓬头垢面不用梳妆打扮,可以在镜子里欣赏自己的道道皱纹和缕缕白发,可以喋喋不休自言自语,可以不用装斯文龇牙咧嘴地吃喝。最重要的是,在这间小屋里,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回最真实的自己,保留一点自己最私密的空间,不让任何人窥探。
在这个春天里,我还读了被誉为先锋派文学代表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突围表演》。残雪行文独特,独辟蹊径,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去开拓和发展,获得过诺奖提名,在目前的中国文学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尼采说读书是“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真的读那些名著,能让你的灵魂更有厚度。
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些别人拿不走的东西,你读过的书就是别人拿不走的财富。我深切体会到书读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渺小。圣贤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读书不止,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拥有春天般的饱满、丰盈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