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趣话风骚与风雅

日期:03-18
字号:
版面:02版:国风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天野

  都说境遇不同,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而风骚和风雅这俩古老的语汇几乎同源,却因境遇不同,也有了不一样的“词生”。

  为什么说风骚和风雅同源呢?古人以风骚和风雅泛指诗文,乃至泛指文学。熟悉文学史的朋友大多知道,风骚与风雅其实都源于两部先秦诗歌经典,《诗经》和《离骚》。《诗经》分三个部分,风、雅、颂。风是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指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指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人的功绩,小雅则与国风类似,内容很广泛丰富。所以有人也把《诗经》分为四个部分。相传宋朝时,辽使出使宋廷,苏东坡奉命接待,辽使出上联“三光日月星”,东坡对以“四诗风雅颂”,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楚辞的集大成者,以至于后世将辞赋称为骚体。《离骚》为何称离骚呢?这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最著名的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出的离愁说,离是离去,骚是忧愁。

  可是查一下典籍,骚指忧愁只有太史公的孤证,难道他搞错了吗?我们先来看骚的解释,《说文·马部》:“骚,摩马。”段玉裁注:“人曰搔,马曰骚,其意一也。”摩马就是刷马。骚同搔,这就解释了骚扰、骚动这些词的来历。古人好用通假字,骚有个通假字“慅”,这个字是个多音字,音骚时跟骚同义,音造时意思是忧愁。《集韵》上说:“七到切,音造。愁也。”笔者猜测,屈原原来用的是《离慅》,后来阴差阳错通假成了《离骚》,这样太史公的解释就合理了。

  笔者认为,风骚“堕落”的根源可能就着落在这个骚字上了。骚有时还同“瘙”,这是一种病,有学者考证就是疥虫引起疥疮。患有疥疮的马,古人称骚马。骚马不安分,浑身痒,乱动。碰巧,风在中医上有时表示风疹,风、骚于是都跟痒扯上了关系。风骚本来很文雅,不知何时跟不庄重乱动相关了,渐渐又跟作风联系起来。终于,俗语中的风骚跟风雅彻底分道扬镳,成了一个很不正经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