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陪毕业生“跑招聘会”不妨常态化

日期:03-07
字号:
版面:03版:时评       上一篇    下一篇

  □何勇海

  微观点:只有多陪多跑,才能在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教与学的合作关系在陪学生“跑招聘会”中也会不断深化。

  上午10点,下课铃声响起,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系主任汪电雷教授结束授课,急匆匆走下讲台,另一项工作正在等待着他——陪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当天,2025安徽省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市”。作为承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首次在通知中要求,全校27个本科专业负责人均要到招聘会现场,与招聘单位面对面交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把脉市场需求,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支撑。 

  高校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要求全校专业负责人陪学生“跑招聘会”,这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创新之举,让专业负责人感受教学内容和企业岗位需求间的差异,感知就业市场的变化,从而让教学和产业结合得更紧密一些,这样的做法用心良苦。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是重中之重。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其实,推进毕业生就业,不只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事,也不只是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部门事务,专业负责人、专业课教师也该是“就业导师”,应构建部门协同、校系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大学生就业也并非仅仅是毕业季的工作,是人才培养整个过程的有机组成,包括专业管理和建设、专业教学与改革等。高校专业负责人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专业发展规划,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动教学研究与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他们理应把脉市场需求,精准设置学科专业,提升整体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匹配度,以利于毕业生更好就业。

  近年来,在一些高校,由于专业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甚至错配,导致学有所长的毕业生与现有就业岗位之间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专业与就业的对口率,是衡量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口率高,则意味着高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高,就业市场对高校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的认可也就高。为此,我国不少高校陆续淘汰部分专业,一些专业的学生发现,自己学着学着成了“关门弟子”。专业负责人陪学生“跑招聘会”,有助于发现和治理专业不适配、大学生学习与就业脱节的问题。

  专业负责人陪学生“跑招聘会”,也有助于学生得到切实的就业指导,高校教育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因此,高校教育者陪学生“跑招聘会”不妨常态化,别仅限于一场两场校内的招聘会,而是尽量多陪多跑。只有多陪多跑,才能在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更好的联系,教与学的合作关系在陪学生“跑招聘会”中也会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