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2024年,舟山普陀区围绕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全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普惠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期间,区委书记孙志龙走进联组讨论现场,围绕“推进普陀本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与委员们面对面共商,为探索海岛共富新路径、绘就宜居宜业的海上花园城市新画卷凝智聚力。
区政协委员、区卫生监督所原所长张玲亚建议,编制“一街一村一策”发展规划,构建有利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入迁户公共服务一体化、随迁人员待遇等政策。
如何增强海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区政协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杰提出,强化青年入乡“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建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发展集聚区,完善现代化农创园、农创客共富基地、“没有围墙的创业园”等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和青创平台,深入实施“两进两回”和农创客培育计划。
目前,本岛已建成小微企业园区5个,入驻企业350余家,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集聚效果明显。区政协委员、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贺妍婧建议,支持具有互补互促条件的乡村通过党建联建、跨区组团等模式组成片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主要负责人积极回应。
“要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吸纳,确保真正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孙志龙说,要注重思想引领、系统集成促融合,把握关键领域、突出重点强融合,希望区政协和广大委员继续发挥好组织优势、人才优势、界别优势、平台优势,聚心同向,夯实思想基础,聚智同进,搭好桥梁纽带,聚力同行,彰显履职担当,共谱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协奏曲”。
区政协主席夏凯慧表示,要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继续关心关注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工作,推动协商成果落到实处,为助推现代化新普陀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 顾平 通讯员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