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北京专电(特派记者 郭舒韵) “唤醒乡村沉睡资源,具有‘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巨大潜能。”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成岳冲注意到,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了一批低效(存量)的农地、宅基地、农房等资源,唤醒这些资源,有助于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打通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变现渠道”,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目前,乡村资源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成岳冲说,一方面,乡村大量资产处于“沉睡”状态;另一方面,乡村正逐渐成为居民理想的居住和休闲旅游地,人们对乡村旅游场所和住宿设施的多元化需求持续增长。为此他建议,在对乡村资源进行系统摸底建好台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的资源制定再利用方向,将分散的各类空间资源适度集中,提高闲置资源的规模化、整体化水平。
针对部分农村基础设施闲置、“重建设轻管护”等现象,成岳冲认为首先要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出发,重点培育生态驱动型、文化驱动型、数字驱动型产业,比如发展休闲旅游、户外康养、自然教育、文创产业等。同时大力推进资产资源化,探索以“社会出资本、乡村出资源”的方式,将乡村闲置房屋转变为共享工作空间、乡村技艺创意工作室、文旅民宿等,推动闲置资源盘活。“也要突破单个项目资源限制和单个村庄空间限制,实现整村多个项目协同、多村业态联动互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成岳冲提议,创新村际联动引才办法,利用闲置资源建设数字游民部落(驿站),创新数字游民旅居式创新孵化场域等,推进青创资源对接、创客创新业态、回乡青年优质创业,激励更多年轻人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乡村施展才华、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