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1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雁去鱼来,纸短情长

日期:03-05
字号:
版面:04版:读书       上一篇    下一篇

  钦仰斯

  当我偶然翻开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赵红娟老师主编的《书信》时,仿佛瞬间步入了一座静谧清幽的时光花园。园中繁花似锦,朵朵都承载着往昔悠悠岁月里最真挚、最深沉的情愫,馥郁芬芳悠悠萦绕,许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暖阳透过窗棂,轻柔地洒落在微微泛黄的书页之上,恰似为那或娟秀雅致、或苍劲有力的字迹披上了一层熠熠生辉的金边。书中开篇的几封家书,如同一把把温柔的钩子,刹那间揪住了我的心弦。那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向着故乡亲人们发出的声声深情呼唤。信中的一词一句,犹如源自心底最柔软温润之处汩汩涌出的清泉,裹挟着思念的温热,润泽着远方家人那满怀牵挂的心。我仿若亲眼瞧见了那个在黯淡灯光下沉思蹙眉、奋笔疾书的身影,眼眶不禁微微泛起酸涩之意,我也曾有过异地求学的经历,太懂那份“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酸涩与眷恋。

  书信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将我引入了一段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洪流中。遥想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书后面有几封陈振华战士写给母亲的信,开头的称呼很朴素,只是“母亲”,或者“母亲大人”,但我似乎听到了那一声情深意切的呼唤,听到了战争中士兵对于家人的思念,在炮声满天的时代里,这一声“母亲”是最细腻的声音。书信承载的是问候、是念想,是人们心灵最深处的温柔。

  书中的情感脉络一路延展,深入到了友情的广阔天地。那些挚友间你来我往的信件,满溢着生活的琐碎日常与温馨美好。或是探讨学术研究,或是倾诉衷肠,彼此毫无保留,坦诚相待,赤诚相见。犹记得钱钟书先生给马成生的信中写道:“别来二十年,忽承惠遇,惊喜交集。著述斐然,尤为忻慰。”短短21个字道尽对再见老朋友的惊喜和宽慰,看到老朋友大有成就,自己也感到高兴,一字千金,千金难买真挚情。在如今这个速食社交大行其道的时代,目睹这般历经岁月长久沉淀、愈发醇厚坚实的友情,我不禁陷入深深反思:当下的我们,是否在忙碌奔波的日常中,不慎遗失了那份愿为朋友真心付出、深度交流沟通的耐心与热忱?回首往昔,书信,在那时便是维系友情坚如磐石的坚韧纽带,任凭时光悠悠流转,距离山高水远,真挚情谊永不褪色。

  而书中爱情的篇章,更是令我沉醉其间,仿若迷失了归路。这些跨越漫长一生的情书,宛如一部波澜壮阔、动人心弦的爱情史诗,让我有幸见证了爱情在悠悠时光长河中的千姿百态。暗恋,总是羞怯而脸红的,因为是藏在心底的,所以古人便有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有了“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有了“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文人暗恋,更是一场华美而惆怅的孤独。读了陈老先生未寄出的情书后,不禁感叹那时候的爱情才叫真正的浪漫,一点相思漫纸笔,一世长情后人叹。也许平生有许多夙愿难成,但书信永远是情感的寄托和慰藉。

  从书中的世界缓步走出,我带着书中汲取的深刻感悟,徐徐融入日常琐碎。路过街边那静静伫立的邮筒时,我不再脚步匆匆、视若无睹,而是心怀敬畏与暖意,只因我深知,那里承载着无数人的思念牵挂与梦想憧憬;途经文具店,我会特意停下脚步,精心挑选几沓精美别致的信纸,满心遐想未来它们将会承载怎样动人心弦的故事;闲暇与长辈围坐聊天时,我总会兴致勃勃地问及他们年轻时写信的逸闻趣事,静静聆听他们讲述那个鸿雁传书年代的浪漫诗意与艰辛不易。《书信》解锁了我对过往生活尘封已久的崭新认知,更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人性深处、蕴藏无尽情感富矿的大门,让我在这个略显浮躁喧嚣的时代,有勇气、有动力去悉心守护与传承那份用笔墨晕染的脉脉温情。

  蓦然记起读初中的时候和一位朋友互递信件,她向我探讨学习的方法和喜欢看的书籍,我向她诉说我的一些烦恼和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就这样我们来来回回互换了几次书信,每一封信都用古色古香的信封包裹好,朋友还是个精致的人,有时候她会在信纸上撒上点淡淡的香水,打开时便会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每一次收到这样的信,心中总会有无尽的欢喜和期待,期待的是下一次收到的信。纵使毕业后我们少了联系,也不再有书信往来,但那段时光着实难忘,这不仅是几张纸、几行字,更是少年时代弥足珍贵的友情和精神寄托。

  无论世事如何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我始终深信,只要书信所承载的精神内核生生不息、永不磨灭,那些在信笺中静静流淌的爱、勇气与希望之光,便会如同生生不息的火种,代代相传,持续照亮人类前行的漫漫长路。而我,甘愿成为这珍贵火种的虔诚守护者之一,让书信文化在岁月的悠悠磨砺中,绽放出永不凋零的光芒,用温暖与力量,慰藉每一颗逐梦奋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