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加快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日期:03-01
字号:
版面:03版:议政       上一篇    下一篇

  □九三学社省委会

  概念验证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环节。我省全力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但亟须进一步强化概念验证中心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加快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供支撑。

  问题

  概念验证中心的规划指引尚不完善,统筹管理有待加强。近年来,江苏省、海南省出台了省域范围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指引,我省目前仅有杭州、绍兴、宁波以及温州出台建设指引或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并实际开展认定备案工作。总体而言,概念验证中心发展目标、行动举措不够清晰,缺乏省域层面布局规划、专项政策和组建指引。

  概念验证中心的产学研用链接不够,内生动力亟待激发。从省内已认定备案的概念验证中心看,建设理念大多数仍沿用传统的物理实体载体理念,缺乏多主体联合组建的具有超地域服务作用的概念验证中心。单一主体建设的概念验证中心,主要为母体单位提供服务,在合作伙伴的数量与类型上相对有限,辐射范围不广。

  概念验证体系的政策环境亟待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仍需发力。目前已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在运转过程当中普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风投意愿不强、项目来源短缺、市场对接不畅、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对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中的关键环节,如应用场景供给、科技金融支撑、人才培养认定等立体化全链条的政策性支持不够。此外,已认定的概念验证中心仍采用传统的物理线下空间方式搭建,没有重视通过数字平台整合资源,未利用省域数字技术优势打造特色亮点。

  建议

  完善顶层设计,加强验证平台体系化建设。一是由省发改、经信、科技、财政等部门针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布局重点、评定条件、管理体系、奖补政策等开展广泛深入研究,结合杭州、绍兴、宁波、温州等地的实践经验,出台针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整体性指导规则与支持方案。结合各地产业发展方向,梳理各科研院所特色优势,对产业方向、资助力度等适度引导,在省级层面指导开展符合我省产业链、创新链的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既防止一哄而上、有名无实,也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真正实现差异化布局和发展。二是针对省内科技成果转化功能较为薄弱的地区,建立科技成果协同验证与帮扶转化落地机制,突破功能平台的空间不均衡布局,实现概念验证中心集约高效运转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多方共赢。

  丰富建设主体,打造共建共享的验证生态。推动概念验证中心差异化布局的同时,充分发挥我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跨地域发展的优势,结合针对性的政策条款鼓励校企共建、院校联建、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组建等多种方式建设多主体概念验证中心,加强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整合,共同开展概念验证活动,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秉承分类建设原则,支持建设面向我省未来产业、细分行业的验证中心,形成立体化的概念验证中心矩阵,突破项目来源空间局限,提升平台资源利用率。

  优化要素配置,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引导建立常态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联盟,推动概念验证项目高效精准匹配。二是加大对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拓宽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渠道,吸引慈善基金、信托基金、社会捐赠等投向研发领域,引导资金多源合流创造更大价值。三是加强职业化国际化技术转移队伍建设,鼓励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教学、研究性组织,灵活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培养技术转移方向的实战型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工作,研究制定技术经理人资质、评价标准,提升社会技术经理人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