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2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联谊报

建设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

日期:03-01
字号:
版面: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联谊报讯  “让更多人想来嵊泗,让来过嵊泗的人还想来!”嵊泗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走好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海上明珠”建言献策。

  “牢牢牵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县政协委员、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顾忠旗建议,深化政产学研合作,运用绿色、数字技术,孵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精深加工、海岛低空经济等高新技术及配套产业,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源泉。

  银发浪潮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县政协委员、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产业发展规划科科长金舟杰建议,对接长三角地区庞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完善功能配套、强化要素保障,打造“海岛慢生活之旅”“海岛禅修之旅”等旅游产品,让老年人感受海岛的独特魅力。

  如何推动青年与嵊泗双向奔赴?县政协委员、嵊山镇经济贸易文化旅游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陈子宁建议,激发“两企三新”青年活力,支持他们投身创新创造浪潮,做优“青社学堂”“青年夜校”,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捕捞业是嵊泗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在促进渔民收入、保障渔业人口就业等方面起到了“以渔稳县”的作用。县政协委员、农业农村局水利技术推广服务站副站长毛泽俊建议,探索现代化渔业捕捞运营新模式,助推捕捞业生产力提能升级;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推进捕捞业生产与产品加工、旅游服务、文化体验等深度融合,打造渔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小洋山区域内以“两大百亿”工程为标志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迎来了建港以来的第二轮开发机遇。县政协委员、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办公室副主任唐瑶源建议,加快小洋山北、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推进区域港口产业能级提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做大油气贸易量级,推进海事服务产业发展,通过科研院校合作,围绕小洋山低碳岛和绿色港口建设构建创新生态产业集群。

  “经济要富,精神也要富。”县政协委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许晖提出,挖掘嵊泗深厚的海洋文化资源,集中打造菜园锣鼓、五龙渔民画、黄龙渔绳结、枸杞新式渔歌等具有海岛地域特色辨识度的艺术形式,通过节庆、比赛、展演等形成新的海洋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  顾平 

  通讯员  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