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谊报讯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项目建设加紧冲刺、全球数贸中心项目施工如火如荼、浙江中欧班列往来不停……
义乌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走进重点项目一线开展集中视察。市政协委员、盈和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科源感慨道:“我在义乌生活21年了,亲眼见证这里的改革发展,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去年底,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揭开了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的序幕。
市委书记叶帮锐在参加市政协全会小组讨论时,鼓励委员们在“挑大梁、当先锋”中找准履职靶心,聚焦国贸改革等中心工作发挥独特优势,广泛凝聚智慧,在不断打造新典范、再造新辉煌中展现新作为。
如何以改革之笔奋力书写义乌发展新篇章?委员们深入开展“再造新辉煌,我要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去年底,义乌深化国贸改革获批后落地首个创新举措——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首单业务。市政协委员、商务局副局长朱晓棠建议,进一步优化和拓宽三类商品境外资源渠道,加快商品流通流转,更大力度统筹市场、平台、物流等资源,促进进口产业的延链补链,加速构建“买卖全球”的良好生态。
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新模式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赛道。市政协委员、商城集团全球数贸中心总经理张玉虎认为,要加快建设数字贸易市场新平台,以数字新基建为基础,全域部署高效安全的跨境数据访问通道,加快打造时尚化、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低碳化的全球数字贸易标杆地。市政协委员、卓诚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玟明呼吁,大力拓展中间品贸易,培育中间品贸易市场集群,打造一批中间品“出海品牌”。市政协委员、义乌海关副关长陈强提出,积极探索“现场体验、线上下单、急速配送”的跨境电商业务,促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通道、平台、枢纽的能级提升,是实现买卖全球、货通天下的基础。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产业转化顾问孙兵建议,打造链接全球的对外开放通道体系,全力建设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性国际陆港枢纽、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高能级国际物流“第四通道”。
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起步之年,委员们满怀信心、充满期待:“世界义乌定将走得更远,走得更快!”
本报记者 董思婷
通讯员 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