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农村信息报

淋雨十几分钟确诊这种病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A07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近期阵雨频繁,有时在外走着突然就下起了雨,如果没带伞,难免会淋湿。然而,一次看似普通的淋雨,却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

  淋雨后不当回事,当心脑膜炎找上门

  今年8月,河南的海女士在外突遇暴雨,所穿的雨衣未盖到头部,就这样淋了十几分钟的雨。到家后她又忙着给孩子洗澡,没顾上自己,结果晚上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短暂失忆,被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治疗。

  有些人以为暑期天热短暂淋雨不会有问题,殊不知正好给了病菌趁虚而入的机会。人在淋雨受凉后,抵抗力下降。这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扩散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常见的脑膜炎有以下四种:

  细菌性脑膜炎 淋雨后,原本潜伏在鼻咽部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如鼻窦、中耳)的感染灶扩散,突破血脑屏障,侵入颅内引发感染。

  病毒性脑膜炎 通常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可通过飞沫、粪-口等多途径传播。

  真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寄生虫感染引发脑膜炎 吃一口没煮熟的生鲜,或者在野外游泳时呛水,都可能让阿米巴原虫、广州管圆线虫和囊尾蚴等寄生虫进入人体,引发脑膜炎。

  这类疾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

  脑膜炎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易与感冒混淆,但症状往往很快加剧,部分严重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脑膜炎一般有下列常见症状。

  头痛 剧烈头痛,难以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甚至是喷射状的呕吐。

  发热 持续性的高热(39-40℃以上),一般的抗菌治疗难以控制体温。

  颈项强直 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颈部屈曲受限。

  精神状态改变 感到疲倦、嗜睡、烦躁、畏光,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抽搐、休克等症状。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已经引入多种脑膜炎疫苗,如A群流脑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但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类型的病菌都有效,也无法覆盖全部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膜炎仍以加强个人防护为主。平时注意保暖,不要过度劳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淋雨、涉水后做好这三件事

  雨水看似干净,但降落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汽车尾气颗粒等污染物,同时,还携带细菌、真菌等致病菌。

  淋雨、涉水后,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彻底清洁 热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尽快用热水洗个澡,好好清洁头皮和头发。洗完要立即吹干头发,预防感冒。如果蹚了积水,要重点清洗脚部,去除泥沙等污染物,再用肥皂或沐浴露清洗。若皮肤破损或雨水进入耳朵,可用无菌棉签蘸点酒精或碘伏进行清理。

  衣物消毒 淋过雨的衣服带着各种污染物,回到家后尽快脱掉,和其他衣服分开清洗。可用消毒液浸泡再洗,彻底杀菌。蹚水湿透的鞋子应清洗晒干后再穿。

  注意保暖 淋雨后身体受寒,要及时换上干爽保暖的衣服,喝点热水热汤,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温度。同时,注意不要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甚至诱发心肌炎、脑膜炎等疾病。 郭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