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农村信息报

“浙”颗果令人“桃”醉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A03版: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林家村天下第一桃园美景

  城山沟景区玻璃滑道

  城山沟景区水蜜桃丰收

  水蜜桃现代化分拣中心

  □本报记者 杨怡

  炎炎夏日,蜜桃飘香。水蜜桃不仅是夏日里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而且已成为一条串联种植户、加工企业、电商从业者的共富纽带。从枝头到舌尖,浙江水蜜桃产业链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从“论斤卖”到“论个卖”

  浙江的水蜜桃种植历史悠久,多地具有独特的种植优势。以奉化为例,这里被誉为“中国水蜜桃之乡”,规模栽培水蜜桃已经有800多年历史,“奉化玉露”“湖景蜜露”等品种已然成市场宠儿。

  “从前桃子‘论斤卖’,如今桃子‘论个卖’,市场还供不应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所长陈妙金见证了当地桃产业的发展。她说,该研究所先后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有关院校合作,开展了水蜜桃育种、高品质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品二维码追溯等项目的试验研究。

  目前,该研究所已培育出6个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水蜜桃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桃不仅口感更佳,而且在产量、抗病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在全省栽培面积占比超50%。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是提升产值的关键。在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20片叶子供养一个水蜜桃”的理念已深入每个果农的心。其背后,是当地持续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久久为功”。

  近年来,凤桥镇邀请行业领域专家和种植能手,参与制定出台《水蜜桃品牌价值提升十大具体举措》《凤桥水蜜桃生产技术标准》等文件,从品种优化、绿色种植、桃园改造等方面加大对水蜜桃种植的支持力度。

  为进一步拉长水蜜桃生产销售周期,实现种植规模的均衡分布,凤桥镇从辖区种植大户入手,逐步提升“凤美”“白凤”等收益较高的早熟品种种植占比,形成3∶6∶1的早中晚桃占比结构,将凤桥水蜜桃的上市时间从以往的6-8月拉长为5-8月,拉长水蜜桃上市周期。

  得益于此,凤桥镇的这份甜蜜产业持续走高。“目前全镇水蜜桃种植面积稳定在7000亩,种植主体约2200户,产量常年稳定在9000吨、亩均收入稳定在1.5万元、年产值稳定在1.05亿元。”凤桥镇农办主任莫菊英表示。

  从“非标桃”到“逆袭者”

  近日,在奉化水蜜桃文化博览园的现代化分拣中心内,由区农商控股集团引进的绿萌“呵福式”水蜜桃智能分拣设备格外引人注目,传送带上的水蜜桃经大小、甜度、成熟度等关键指标的检测后,被分送到不同的运输线上进行打包。

  “分拣线单通道每分钟能检测180个桃子,可精准控制桃子的甜度误差在±1度左右,重量误差在±5克以内。”绿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售后工程师袁源龙介绍,这大大提升了水蜜桃的分拣效率与品控水平,让这份“甜蜜”能以最佳状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

  当每年水蜜桃大量上市时,总有部分不符合鲜果销售标准的“非标桃”无法正常销售,给农户造成损失。但在浙江,这些曾经让桃农发愁的“非标桃”正迎来“逆袭”。

  宁波圆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标准化车间里,“非标桃”经过挑选、清洗、去皮、去核、榨汁、过滤、杀菌等一系列工序,被加工成水蜜桃汁、果脯、桃酒、幼桃果冻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翡翠幼桃”这款果冻产品,更是国内首创,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热捧。

  为了让浙江水蜜桃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各地还积极探索多元销售渠道。

  这些天,在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桃花源农场共富工坊,主播们早早便开启直播,热情地向网友们介绍起当地的水蜜桃。通过电商直播,该工坊单日销售额可达2万元左右,累计帮助200余户农户,带动周边乡镇销售水蜜桃2.5万余公斤。

  在仙居县大战乡对山村,高海拔、长日照和昼夜温差大的独特地理条件,造就了品质上乘的水蜜桃。近年来,当地通过与浙江联通的结对帮扶,打造山村直播间、淘宝店铺、网红直播等一系列品牌营销的“组合拳”,持续扩大蜜桃知名度,让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1000多亩水蜜桃,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子”,价格从2018年的1.6元/公斤提升到如今的20多元1公斤。

  从小蜜桃到“甜蜜果”

  “湖景蜜露”“白里子”“阳坑金蜜”……日前,开化县大溪边乡阳坑村的百余亩桃园迎来采摘季,品种多样,甜爽可口的蜜桃,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游客采摘体验。

  “我们村从2020年开始谋划发展水蜜桃产业。2024年,村里的水蜜桃种植基地生产水蜜桃近3万公斤,销售额达到80余万元,今年的效益预计会更好。”阳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阳元介绍。

  据介绍,在水蜜桃采摘季节,村里会雇周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加入,村集体一年仅发放务工工资就达20余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解决了村民就业和收入问题,真正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同样以三产融合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还有长兴县。坐落于此的城山沟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采桃节、露营音乐节、乡村音乐啤酒节等各色文旅节庆活动,引得许多游客纷纷前来体验。

  “景区以农业采摘、观光旅游、餐饮酒店为三条发展主线,现有玻璃漂流、7D影院、森林水世界等12项全新业态。”城山沟桃源山庄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沈建国表示,景区内有近90%的员工来自本村,人均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此外,景区还与周边民宿、农庄开展门票销售合作,并通过土地租赁、村企共建等形式实现合作共赢。以景区核心区域所在地城山村为例,2024年,城山沟景区助力该村集体经济增收近百万元。

  从种植源头的科技支撑,到加工环节的产业集聚,再到销售渠道的多元开拓,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在这条“甜蜜”的产业链上,种植户、加工企业、电商从业者以及广大消费者都成为受益者。这颗小小的水蜜桃,将继续以它的甜美滋味,串联起更多人的幸福生活,让这份“桃”不掉的甜蜜成为乡村振兴最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