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农村信息报

“小开渔”后,“第一网”海鲜上市啦

日期:08-09
字号:
版面: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5日中午,我省8000余艘专项特许捕捞渔船陆续出海作业。数小时后,一些渔船满载着“第一网”海鲜上岸,沉寂了3个多月的码头、水产品批发市场重回热闹。

  每年的5月1日至9月16日,东海海域全面进入伏季休渔期。其间实行特许捕捞,渔民们俗称为“小开渔”。今年“小开渔”较往年延后4天,为8月5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涉及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和灯光围(敷)网等4种作业类型。这四种作业类型各有明确捕捞对象:桁杆拖虾作业主要捕捞滑皮虾、红虾、竹节虾等;笼壶作业以梭子蟹、章鱼等为目标;刺网作业主要对象是梭子蟹、小黄鱼、虾潺等;灯光围(敷)网作业则针对鲐鱼、鱿鱼、鲹类等。

  今年,温岭市有1000多艘专项特许渔船参与开捕。当晚6时45分,“浙岭渔62057”船慢慢靠泊于松门镇石板殿码头,这是“小开渔”后,松门镇第一艘回到港内的渔船。此时,天色渐黑,码头上亮起了大灯,等拉运海鲜的小货车一靠近,船老大郑杰便指挥渔民把“第一网”海鲜搬运上车。“产量的话还可以,毕竟3个多月没有捕鱼了。我们船100箱没到,主要是在海上作业的时间太短了。”

  他说,“第一网”基本上在大陈洋至三蒜岛一带放网作业,航行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为了赶回来卖个好价钱,渔船捕捞时间3个小时不到,就掉转船头回到港内。

  就在“浙岭渔62057”船回港卸货时,附近的“浙岭渔56020”“浙岭渔56107”船也相继回到港内。一些游客看到渔船回港,就在码头上向渔民购买海鲜,准备把这“第一口鲜”带回家。

  来自黄岩的徐女士与家人一起驱车来温岭龙门游玩,得知“第一网”海鲜上岸,二话没说,就买了350元的海鲜。“带回去尝鲜啊,这可是顶新鲜的渔获。”徐女士笑着说。

  渔船陆续回港,位于温岭市松门镇滨海大道的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迎来“小开渔”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晚上7时30分左右,市场里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上市的渔获物以龙头鱼居多,其他还有小黄鱼、鳗鱼、带鱼等。市场里鱼贩多于渔获物,刚到的海鲜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第一网’海鲜的价格绝对是高的,如龙头鱼起码要800至900元/箱(一箱22.5公斤左右),带鱼以前是300元左右/箱,现在要卖到500元/箱,而且不大。小黄鱼量少,价格也贵,刚开始卖到每箱1200元(一箱20多公斤)。”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司秤部班长林正辉说。

  林正辉说,想吃到价格实惠的海鲜,建议大家还是再等几天,等到渔船全部进港了,渔获物多了,价格就下来了。

  江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