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勾勒片区组团发展“五色”图谱
日期:08-09
□本报记者 杨怡
在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一条蜿蜒6公里的金溪河把雷山、蒋家池头、税务场、金峨、余家坝5个村串联起来,“金溪五村”由此得名。“金溪五村”以片区组团的方式,构建“1+X+N”机制,力求在资源整合、项目共建等方面合力“破局”。譬如,5个村都有花木产业,便统一技术、品牌和售价,共办杜鹃花节、共闯网络营销、共推旅游线路,真正实现同枕金溪畔、共谋促发展。2024年,“金溪五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均突破100万元。
这是奉化实施全域和美乡村片区组团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奉化通过科学规划、联动建设、统筹运营,将分散的村庄资源整合为发展共同体,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富’,片区组团发展不是几个村简单组合,而是通过制度重构和机制创新,形成‘1+1>2’的集聚效应。”奉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是决定片区组团发展方向与成效的“关键项”,该区聚力编制全域和美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规划,对片区组团的地理边界、产业形态、基建配套等要素进行科学划定,确保各个要素在空间格局、功能定位上实现一体相连、融合贯通。
基于此,奉化创新性地编制了片区组团发展“五色”图谱,东部依托象山港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港口贸易、海洋渔业等产业蓬勃兴起;西部连接四明山带,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风生水起;中部则强化与宁波主城区的融入,聚焦都市农业功能,打造了一批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园区。
然而,如何让片区内各村镇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奉化给出的答案是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区全覆盖组建片区组团发展大党委,让每个片区建立起党建联建机制,促进各村镇、片区相互联结,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同时,完善“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拓展国有企业、强村公司、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深化共富方舱、林下经济等带富模式,形成“企业投资、集体收租、农户分红”的共建共享格局。以“金溪五村”为例,该片区通过“红色管家”“党员双线管理”等模式,推行“师徒帮带”机制,梳理出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通过“一站式”便民服务场所、老年食堂、文化礼堂等共享设施的打造,让村民生活圈得以扩大,生活更为便利。
规划作为“顶层设计”为片区发展搭建了框架,要落地实施,离不开人才、项目、运营。为此,奉化在全省率先制定乡村振兴专项人才政策,连续3年举办乡村运营师招募大会、乡村电商直播大赛,吸引大量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同时,在片区内集中投入约48.2亿元资金,成功打造14条“精品线”“风景线”,并投资30亿元建设精品花卉交易中心、农产品加工科创园等十大农业项目,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奉化还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对全域运营资源进行梳理,根据每个村、每个片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一片一策”方案,唤醒“沉睡”资源,促进要素循环。
记者从奉化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引入乡创人才300余人,招引项目43个,农创人才服务模式更是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2024年,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平均超过130万元,农民与低收入农户两项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5%、12.6%,增速均列宁波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