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快促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日期:06-21
舟山市委、市政府
舟山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边探索边实践,实施54项改革、91项任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体系初步建成。紧扣“基本”和“一体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拉平县与区、城与乡、岛与岛的标准,112项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坚持“人口向大岛聚、服务随人口走”,建立人口流动模型,推进“小岛迁、大岛建”,出台18个配套政策,提升“1+4”大岛服务水平,推动16个岛两年内全部搬迁。坚持全域规划一张网、资源配置一盘棋,统筹调配5800余名教师、17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撤并38所学校、24所养老院,减少财政一次性投入5.94亿元,每年可节约资金3.34亿元,全市各领域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当前,舟山市正按照均衡、可及、共享的要求,纵深推进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做到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资源配置更优化。
围绕112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在达标拉平基础上再优化。进一步提高服务事项、服务内容、保障水平、设施建设、人员配备等标准,24个事项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其余指标量力而行、稳步提高。
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集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域便利可及。人口集聚是实现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基础。舟山尊重群众意愿,不搞行政化的“大搬快迁”,通过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医保养老、就业帮扶、便民服务等政策赋能,引导小岛、乡村人口向大岛集聚。比如,针对27个空心村,推行相对集中的居家养老模式,引导群众迁居集聚。取消户籍限制,围绕群众“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在实现309个事项跨区域办理基础上,进一步推动120个事项跨县域都能办。开发统一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探索“钱随人走”常住地财政结算机制,实现跨区域统筹。
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教育领域,开展全域托幼一体化,实现100%想托尽托;推进全域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实现产业人才中职、高职、本科、企业贯通培养。医疗领域,全域推广医卫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医疗人才由县域培养转为市域一体培养;畅通生命通道,构建海陆空一体化院前急救网络;建立罕见病医疗费用多层次补助机制,实施新生儿“出生即参保”政策。养老领域,建立市域一体护理员培训、培养、管理体系;推广养老“六助”一卡通,实现市域共享。就业领域,深化没有围墙的创业园、海岛零工市场建设,为群众创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