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农村信息报

小菌菇撑起“共富伞”

日期:06-21
字号:
版面:A03版:产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浙江鼎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温控出菇棚内,工人正忙着采收香菇。

  □本报记者 丁佳味  

  近日,庆元县蓝森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智慧菇房内香气扑鼻,一朵朵花菇从整齐排列的菌棒中探出厚实菌盖,长势喜人。“刚改造完的智能菇棚配备了数字化控温系统,温湿度、二氧化碳和光照都能远程自动调节,就像给菇棚装了‘智慧大脑’,花菇种植试验一次就成功了,花菇出菇率达到80%-90%。”合作社负责人张伟民指着运行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介绍道。

  作为“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近年来,庆元县聚焦食用菌主导产业,深化“设施强菌、科技强菌、人才强菌、种业强菌、文化强菌”五大战略,大力推广工厂化栽培技术,推动“机器换人”,加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食用菌产业百亿集群,已形成集菌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2024年,该县食用菌种植量1.39亿袋,产量11.77万吨,一二三产总产值达57.24亿元。

  为深入发掘并保护好丰富的菌物资源,庆元县建成全国唯一一家集技术研究、产业管理、菌种生产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科研)中心和全国领先的省级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并初步构建起“一区一馆五库”的保育体系。目前,该体系已建成900亩食用菌野生资源保育区,累计收集保藏标本、种质资源、活体组织等7000余份。“在此基础上,我们筛选出100余份具有优良特性的种质资源,申报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14个,并育成‘庆科20’等6个全国食用菌主栽品种。”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主任陈俊良介绍道。

  产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在浙江鼎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种植基地,60个光伏控温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菌菇成簇生长,这里可以全年不间断生产,真正实现“科技让菌菇四季飘香”。鼎洲公司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吸引了许多县外甚至省外的企业、团队前来观摩学习。“太阳能光伏电用于工厂化种植,既绿色高效,又能精准控制温湿光,菌菇品质和效益双提升。现在我们的菌菇已符合出口标准,可直接生食做刺身菇。”公司相关负责人周素芬介绍说。

  在庆元,食用菌产业发展带来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在该县淤上乡方格菌博园,一座座标准化的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棚内大如碗盆的灵芝整齐码放,有的套上了孢子粉收集袋,参加研学游的孩子们正围在讲解员身边,饶有兴趣地听着灵芝的生长过程。“依托菌博园,我们打造了‘种植+加工+旅游’的全产业链,这里不仅仅用来培育药用菌,更成为集养生、研学和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度假胜地。”方格菌博园负责人王敦洪说。

  在园区的菌菇加工车间,村民吴大姐熟练地将鲜菇切片烘干,“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在工坊上班,一个月能多挣3000多元。”据了解,菌博园通过合作社机制,将村民纳入产业链各环节,并建立分红机制,让生产效益直接惠及村民。定期的采摘、晾晒等季节性工作,为村民提供了1万余人次的就业机会。

  漫步庆元街头,“庆元香菇”的招牌随处可见。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4万多人,带动4200多户农户,实现本地菇农年人均收益3.2万元以上,培育企业和合作社377家,形成规模销售的六大类300余款精深加工产品,品类涵盖食用菌保鲜品、休闲食品、饮品、保健品、药品等。“庆元香菇”已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近日,庆元县又传来喜讯。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选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立项名单。作为丽水市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庆元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正上演着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精彩蝶变。

  “该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年产菌棒4000万棒,年产值超4亿元,助力菇农增收2亿元。庆元县将聚焦种业创新创制、生产设施提升、精深加工集聚、品牌文化培育、绿色转化利用、公共服务支撑六大工程,积极构建‘一带六区’空间格局,推动形成全链贯通的现代化食用菌产业体系,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庆元样板’。”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