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文明城市创建奖补解决百姓烦心事
日期:10-01
最近湖滨街道的街坊们发现,身边的变化越来越大——休闲的地方环境变好了,难走的路变平了,住得也更踏实了。这不,8个文明城市创建奖补项目刚完工,全是解决咱老百姓日常烦恼的实在事。
先说说林边社区的变化。以前琼林巷35号那段路,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全是积水。琼林中路立体停车楼旁边的水沟,天热的时候一股臭味,路过的人都得捂着鼻子。更让人担心的是东琼巷14号和玉林路161号旁的井盖,裂了好几个口子,晚上走路得格外小心。这次社区申报创建奖补项目,不但把破损的路面修得平平整整,还把琼林巷13号边、琼林巷21号前的水沟和暗涵都疏通翻新,坏井盖也全换成新的。住在琼林巷的李大叔说:“现在出门走路不用盯着脚底下了,水沟也清清爽爽的,下雨天家门口再也不积水,心里踏实多了!”
林边社区综合楼A、B幢的居民也终于放下了心。之前这两栋楼的外墙出现掉墙皮的现象。这次奖补项目对外墙进行彻底修补,新刷的墙面干干净净,看着就舒心。居民王大姐说:“以前窗户都不敢开太大,就怕墙皮掉进来,现在好了,打开窗户通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新湖社区的街坊也看到了周边环境的变化。新湖步行街的公园以前地砖松了,周边小区楼栋外立面的墙体也有脱落,看着破破烂烂的。现在公园重新改造,地砖铺得整整齐齐,12处破损的墙体也补好并刷了新漆,傍晚时分,很多人带着孩子来散步,热闹极了。
长福社区的街坊以前骑电动车最愁充电,要么从家里拉电线下来,又危险又不方便,要么得跑老远找快充。现在高新路、九二东路、长辉路都建了便民充电站,插卡就能充,价格也实惠。的确,长福社区通过“贴近需求的布局、安全合规的设计、便捷经济的服务”,既解决了个人日常用电的“痛点”,也为社会层面的绿色出行、基础设施完善提供了支撑,完成个人需求与公共利益的双向利好。
这8个文明城市创建奖补项目动静不大,却全落在了咱老百姓的需求上。如今出门路平、住得安全、休闲有地儿、充电方便。“这样的文明城市创建,咱老百姓举双手赞成!”湖滨街道的街坊们纷纷表示。
(记者 张军璞 通讯员 洪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