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石狮日报

凤里街道华仑社区:老车站烟火里 长出治理新模样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4版:光影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凤巢管家”

  “共享厨房”

  ▲组织群众免费体检

  治安巡逻分队在辖区巡逻

  华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华仑社区综治中心

  群众在党群服务中心办事

  调解人员在调解室调解纠纷

  华仑社区八七路街景

  蔡丽双博物馆

  ▲暖心驿站

  ▲篮球场

  华仑社区侨乡商业城

  石狮凤里街道华仑社区的街巷里,侨乡商业城的霓虹与农贸市场的晨雾交替流转,这里曾有全国闻名的石狮汽车总站,藏着“石狮跑全国”的老故事。如今,这片0.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100多家商铺鳞次栉比,200多座老旧楼栋与群租房错落分布。外来人口占比超三分之二、无物业楼栋居多、企业主体偏少的难题曾萦绕于此。而现在,党建引领的暖流正渗透进市井肌理,社区在烟火气中软硬件齐抓,既解治理痛点,又暖民生温度,成为市级典型与省级观察联系点的核心站点。

  “三中心”筑根基 绘就善治图景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独自在家,现在社区‘儿童之家’成了最放心的去处。”在石狮华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外来务工者张大姐望着在四点半课堂里认真画画的儿子,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这个隐匿在老车站旁的花园式阵地,正是华仑社区“三中心”融合工程的生动缩影,而此前,这里的社区服务场所却一度面临“小、散、挤”的困境。

  曾经,华仑社区受“陌生人社会”治理难题困扰,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分散且狭小,居民办事不方便,邻里间缺乏交流空间,矛盾纠纷难以及时化解。为破解这一难题,社区按照服务最大化、利用最优化原则,投入50多万元,向泉州汽车运输公司借来闲置10余年的老场所,统筹建设“党建+”邻里中心、综治中心、网格中心,打造出既相对独立、又完全开放的“一站式”治理中心。昔日的破旧房屋如今被草木环绕,各功能区块布局合理,成为市区少见的活力型社区阵地。

  社区“两委”还主动腾出独立办公区,集约开辟5个邻里茶座、党群议事厅,健全“大事、小事、私事”协商机制,让“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居民们在这里聚会唠家常,工作人员同步排查邻里矛盾、信访隐患,调解家庭矛盾,实现治理从“事后处理”向“前置预防”转变。同时,社区建设大型网格实时视频设施平台,横向汇聚数据资源,纵向贯通治理网络,植入“融警务、汇治理”功能,成为公安系统典型站点。此外,社区联动驻区的石狮市个体私营协会组建“商户联盟”,既多方位保障商家合法权益,又推动商家积极自管自律、融入社区事务,成功解决了个体户欠款追回、“飞线充电”乱象终结、街巷拥堵缓解等民生难题。

  特色治理 擦亮服务品牌

  “刚送完件,来驿站喝口热水歇会儿,心里特别暖!”近日,快递员小张在石狮华仑社区“暖心驿站”内补充能量时感慨道。这处与社区“凤巢管家”快递寄存站相邻的服务点,正是社区“三服务”善治增效工程的写照。如今,华仑社区通过一系列特色治理举措,让服务更贴心、治理更高效,民生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提升治理专业性的同时,华仑社区以“三区联创”夯实服务根基。党总支统筹整合党员、网格员、专业团队3支核心力量,构建起社区—街区—商区联动联创体系,打造“5分钟党建服务圈”。结合内外贸高质量发展需求,社区重点推进水街辅料市场一条街提升,工作人员入户宣传诚信经营理念与消防知识,协助商户对接惠企政策,规范街区车辆停放秩序,同时推进原种子公司盘活利用。今年以来,已协调解决5名创业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难题,“前店后坊”的经营业态更吸纳近千人就业。

  治理效能的提升,还体现在服务的灵活性上,华仑社区以“四微联动”让治理更接地气。针对辖区胡同小巷多的特点,社区因地制宜搭建“巷子议事会”,成为倾听民意、解决民忧的“民情收集站”。为精准化解纠纷,社区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顾问”的政策法律优势,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下设9支专项分队参与多元治理,今年已成功解决仑峰商厦车辆占用消防通道、篮球公园运动场地不足、群英中路86号巷破损整修等20多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服务温度的营造上,华仑社区以“华仑微家”传递民生暖意。“凤巢管家”网购快递免费寄存站实行24小时服务,义务为居民代收货件,有效化解无物业小区上班族“收件难”的揪心事;寄存站旁高标准建成的新就业群体“暖心驿站”,则成为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送单间隙的“能量补给站”。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建成全市首个社区共享厨房,通过与商户开展“互助餐叙”,破解商户无暇回家煮饭、店内用电燃气煮饭存在安全隐患的痛点,累计已服务1000多人次。依托共享厨房这一暖心阵地,社区更凝练出“洗、切、烹、食”治理“四步工作法”,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让“有事好商量”的理念深入人心。

  激活动能 打造治理样板

  “刚在‘小巷文学馆’看完书,就收到网格群里的安全提醒,咱们社区的治理真是又贴心又高效!”在华仑社区,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基层治理的新变化。近期,该社区以“三赋能”为核心推进凝心铸魂工程,从情怀联结、文化浸润到侨味传承,全方位激活治理动能,让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持续升级。

  据悉,社区以“老车站”情怀为纽带,唤起共建共治热情,广泛吸纳5个居民小组的乡贤能人,以及小区物业保安、退休干部、老党员、外卖小哥等群体参与网格治理。通过分类组建线上网格便民群、群租屋管理群,实现495人入群、每户至少1人参与、群租屋100%覆盖的治理格局。同时,建立“火凤凰”义警联盟积分奖励机制,已有29人次兑换奖品,让热心服务有回报、有温度,精准治理的成效不断显现。

  作为石狮城市发祥地,该社区深挖传统文化内涵,让治理更有“人情味”。社区巧妙融入“葱井”故事,创新推出“葱井故事调解法”,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及群众求助事项110多件,让问题在情理交融中化解。此外,社区还发挥党员骨干带头作用,传承“原住+移民”融合发展传统,以点带面促进邻里和睦;依托篮球公园举办“狮BA”联谊赛、“乡村振兴杯”邀请赛等6场体育活动,以赛促和、以赛增谊;元宵节搓汤圆、端午节包粽子、邻里节等活动轮番上演,让“有情就有家”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居民的集体荣誉感。

  在传统文化为治理注入“人情味”的基础上,该社区更深挖侨乡资源、厚植书香底蕴,为基层治理赋予独特的精神内核。社区充分利用位于华昌巷内的蔡丽双博士文学馆,将其拓展为居民看书益智、交流互动的“小巷文学馆”;以华侨新村为阵地,通过南洋番仔楼、老物件、老照片,讲述侨亲救国爱乡的故事,把“乡愁”转化为参与治理的动力。在侨亲助力下,社区添置大型户外LED屏,滚动宣传文明创建、禁毒反诈等内容,举办“消暑红色电影节”,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记者 陈嫣兰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