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石狮日报

当好防灾避险的“第一吹哨人”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4版:热线·民声       上一篇    下一篇

  作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9月23日,石狮市首次举办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公众应急能力培训班,全市256名村级灾害信息员参加培训。(详见9月24日《石狮日报》一版)

  高校师资现场授课,村(社区)干部台下听讲!本次培训规格很高、规模空前,锁定村(社区)干部这一关键群体,全力培育防灾避险“第一响应人”“第一吹哨人”,努力让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我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种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特别是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地质等灾害偏重,加上安全生产仍需治本攻坚,社会面安全风险较大。这些都对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出迫切要求。基层干部是距离灾害最近、联系群众最紧密的防灾前线力量。他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行动的先行者;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生命的守护者。他们身处本乡本村,熟知地形民情,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切合实际的判断,成为上级应急指挥系统在基层的“眼睛”和“手脚”。

  然而,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是把“好手”,防灾避险可能就是“外行”。如何开展防灾宣传与灾害预警,如何实施隐患排查和预警响应,如何收集上报灾害灾情信息,如何参与灾害初期现场秩序管控,如何参与灾害损失评估……这些,都是基层干部及村级灾害信息员的职责所系和技能所需。因此,当好一名合格的“第一吹哨人”“第一响应人”,不仅需要奉献与勇气,更需要专业与机制的双重支撑。

  当前,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公众应急能力培训,针对当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最紧迫、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与需求,邀请省内高校及应急管理领域专家成立课题组,统一教学标准,推动师资下沉。培训分为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两部分,涵盖防汛防台风、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以及森林火灾处置等方面,涉及灾害预警研判、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风险识别及应对、应急处置流程等内容。这一举措将有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让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的“神经末梢”反应更灵敏、行动更有效。

  从个体层面看,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灾害信息员需不断自我淬炼、精进业务,在狂风暴雨中保持冷静,在复杂情况下科学行动,在群众焦虑中传递信心。而从系统层面看,他们的作用发挥还离不开清晰的工作机制与制度保障。

  2024年以来,根据国家防总及省、泉州市有关部署要求,我市建立健全暴雨及次生灾害预警“叫应”机制,打通临灾预警落地“最后一公里”。简而言之,就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接到临灾预警后,不用再等层层签批,可以直接“叫应”各村、通知群众,主动开展转移避险、封闭危险区域等工作,实现“让避险跑在灾害前”。此外,一线防汛干部还配齐了“五小件”(安全帽、防雨护具、救生衣、强光手电和救生哨),确保在参与隐患排查、转移避险和抢险救援任务时的个人安全。

  说到底,村级灾害信息员的培养与进阶,是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未来,我们仍需更多关注这支队伍的发展,进一步健全保障机制、拓宽培养路径、强化技术赋能,推动灾害应对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让“第一吹哨人”吹得更响、传得更远、应得更快,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身边最可靠的安全守护者。(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