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石狮日报

创新基层治理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华仑社区地处原全国闻名的石狮汽车总站附近,辖区面积0.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5000人(其中外来人口3500余人)。作为石狮市基层治理典型点,以及凤里街道(石狮市唯一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的核心站点,社区通过破除发展机制壁垒、创新治理模式,推动“老车站”焕发新格局,为乡村振兴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阵地融合筑根基

  服务升级暖民心

  “以前办事很是麻烦,现在进一扇门全搞定。”提及社区变化,居民老蔡指着焕然一新的“党建+”邻里中心,满脸笑意。华仑社区以阵地融合为抓手,统筹建设党建、综治、网格三大中心,将闲置十余年的老旧场所“化废为宝”,打造出花园式、活力型的“一站式”治理阵地,让服务更贴近居民需求。

  在治理阵地内,“服务台就是办公室”的理念贯穿始终。社区党总支推动“化散为合”,“两委”干部全部腾退独立办公室,在开放空间与居民面对面办公;设置的5个邻里茶座,成了居民日常“议事角”,家长里短间就能排查矛盾、化解纠纷。

  更让居民暖心的,是社区“化呼为应”的精准服务。针对暑期儿童托管难,社区“儿童之家”开办暑托班,让务工家长能安心上班;联合商户联盟增设2处电动摩托集中充电站,从根源上解决飞线充电隐患;与实验中学签订停车互助协议,缓解停车困境。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让居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主人翁”,社区党员干部连续两年获评“五星级村级纪检委员”,便是群众对治理成效的最佳认可。

  善治增效激活力

  三区联动促共富

  “前店后厂的模式不仅让我赚到了钱,孩子上学也不用愁,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在灵秀路辅料市场经营面料生意的陈先生,是社区善治增效的直接受益者。社区党总支整合党员、网格员、专业团队三支力量,构建起社区、街区、商区“三区联创”体系,打造“5分钟党建服务圈”,让党员的“红身份”成为居民的“安心符”。

  同时,在“四微联动”机制的推动下,社区治理活力持续迸发。“巷子议事会”上,低保政策、就业信息等惠民举措直达群众;9支志愿服务分队各展所长,今年已解决消防通道占用、场地设施不足等20多件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与农业银行共建合作,破解物业难题,17条居民“微心愿”全部落地。此前,仑峰商厦业主曾因车辆停放问题多次争执,社区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现场议事,最终划定专属停车区域,既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又满足业主停车需求。

  除此之外,社区还精准对接商户“无暇做饭”的痛点,建成全市首个社区共享厨房,120多天里服务千余人次。更具巧思的是,共享厨房还衍生出“洗、切、烹、食”四步工作法——让有纠纷的双方在备餐过程中平心静气沟通,在共吃一锅饭的氛围中化解矛盾。

  凝心铸魂聚合力

  文化赋能共发展

  “一碗汤圆、几个粽子,看似小事,却把大伙的心拧成了一股绳。”社区党总支书记谈及邻里节活动时,深有感触。华仑社区通过文化赋能凝聚治理合力,让“老车站”的情怀、传统文化的底蕴、侨乡的乡愁,都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密码”。

  “老车站”情怀唤醒了群众的参与热情。社区积极引导乡贤能人、退休干部、外卖小哥等群体加入网格治理,495人加入线上便民群实现全覆盖;“火凤凰”义警联盟推行积分制,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活力。“以前觉得社区事与我无关,现在群里喊一声,我也能帮着劝导乱停车。”外卖骑手小张的转变,正是群众主体意识觉醒的生动缩影。

  社区还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提炼“葱井”故事蕴含的处世智慧,形成特色调解法,今年已化解纠纷110多件;举办“狮BA”篮球赛、春节职工邀请赛等6场文体活动,让居民在竞技中增进情谊;开展元宵节搓汤圆、端午节包粽子等活动,让“有情就有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