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厝:位于锦尚滨海之地,西南与西坑、港前毗邻,东北与厝上、西港交界,东南与港东接壤。相传,最早系杨姓建居于青石(角落名称)之处。“青石”一名称,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泉州卢氏》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范阳卢氏子信公迁入此地。因村中有一条大溪名叫“卢江”流入大海,形成小港沟,卢氏在港沟周边一处古称“蟾盂里”的角落建屋,故又称“港据”。《后卢族谱》记载,其始祖卜居“晋江南门外二十都蟾盂里,即今港据是也”。后来,以姓冠名,称为“卢厝”,亦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
西坑:属卢厝,由后卢析出,因建居于卢厝西侧坑洼之处而得名,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除卢氏外,清代亦有邱氏、辛氏等聚居于此。
港前:东与卢厝、港东毗邻,西邻共富路,南与永宁山边接壤。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又名“锦田”“锦钱”。古代,海水由港据涌入塔山下,故港前、港东、西港均以濒临港湾而得名。港前曾挖掘出古时“木锚”,足以佐证。“港前”一名,记载于道光《晋江县志·铺递志》。主要姓氏为李、黄、傅、余、蔡、郑等,顶角以李、黄为主,下角则杂姓。
深埕:位于将军山麓,地处低洼地带,犹如根深土埕,故称“深埕”。姓氏以谢姓、邱氏为主。深埕最早开基者乃刘氏,今尚有“刘厝埔”角落地名。后来,居住在邻村谢厝之谢氏陆续迁入,分别来自泉州金鱼巷及河南开封之陈留郡两派,故有“金鱼衍派”及“陈留衍派”之分。
谢厝:东连深埕,西邻港东,北交锦尚镇集控工业区,南与永宁下宅交界。相传,唐代即有谢氏聚居于此,故称“谢厝”。宋代,晋江湖中张氏迁入,成为望族,谢氏则迁往他处发展。
港东:古时村庄西面濒临港湾,因年久泥沙冲积,村民建居于港湾东侧,故称“港东”。清代,邱氏、卢氏分别从厝上、卢厝迁入。2009年9月从谢厝析出。
(王秀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