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石狮日报

光从石缝来

日期:08-23
字号:
版面:第03版:人在旅途       上一篇    下一篇

  八月下旬,虽过了立秋,然天气依旧炎热,云早已脱得只剩一件薄纱了,风也是乏了,竟连云都推不动。一团人游完泰宁,在返回泉州的路上,毅然决定顺道去趟永安的桃源洞,去追那闻名遐迩的一线天。

  抵达桃源洞,已是上午十点半。一看桃源洞似洞却非洞,加上连续几天的爬山,顿时让部分女团友望而却步,留在了景区外的大香樟树下歇息。其余团友则迫不及待地走了进去,孩子们冲在前面,我们跟在后面缓缓前行。

  桃源洞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两边的山崖对峙,林木茂密,徒步其中,犹如进入洞穴。入口右侧悬崖峭壁上镌刻着明代万历年间两郡司马陈源湛题写的“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和一首七律诗。悬崖下是一条清澈的溪涧,流水潺潺,名曰桃花涧。若是初春来,定是桃花满溪涧,香气漫两岸;倘若暮春归,泛舟溪涧里,必可遇桃花落英缤纷,鱼戏花叶中。

  蜿蜒曲折的步道引我们到一座石拱桥——锁洞桥前,这里视野开阔,别有洞天,俨然是南宋诗人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的样子。桥面石柱上的狮子和桃子,惟妙惟肖,桥下不时还有游客泛舟而过,谈笑风生。过了锁洞桥,沿台阶拾级而上,便是观音大士殿。桃源洞的台阶有些高,爬起来费劲,每一步都要高抬腿。驻足远眺,那青山间的香炉峰正飘起缕缕青烟,清新扑鼻。

  再往前,过了通天亭,一线天赫然出现在眼前。抬头望去,那是条窄窄的岩石缝隙,从高高的蓝天处向半山腰斜斜地延伸了下来。是仙人下山时信手放下的云梯?抑或是真人上山采药时用刀劈开的小径?走近一线天,其周围种满了桂花树,可惜季节未到,只见桂花树,未闻桂花香。台阶石缝处那截三百多年的桂花树桩宛若在向游客们讲述着一线天的过往。

  喜欢拍照的女儿坐在长长的阶梯上,近午的阳光从石缝中照射了进来,洒落在紫红色的岩石上,绿色的苔藓上,也洒落在她头顶上那漂亮的粉色帽子上。拍完照,我们顺着云梯继续向上爬,双手用劲地撑着两旁似被红酒浸染了的岩壁,想着把空间再撑大些,宽些,我走在前面,女儿紧跟在后面。台阶往上逐渐由宽变窄,仿佛两侧高耸入云的峭壁正向中间徐徐地挤压了过来,令人有些喘不过气,也有一丝发憷,只好侧过身子,如螃蟹般摸着岩壁一步步前行。转身瞬间,蓦然瞥见身后有一条发亮的弧线,是那样的耀眼。接着向上,台阶渐次由窄变宽,翘首仰望,前方有一束光贴着岩壁滑了进来,我知道离一线天出口不远了。

  桃源洞一线天全长120米、高90米,共有206个台阶,最窄处仅40厘米,曾获大世界基尼斯“最狭长一线天”认证。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记中也曾记载“其隙仅分一线,上劈山巅,远透山北,中不能容肩,凿之乃受,累级斜上,直贯其中,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

  出了一线天,倚靠岩壁小憩,遽然发现,即使再窄的路,只要懂得换个方式,便能通过;再暗的路,只要抬起头来,就会遇见光,哪怕只有一线;再陡的路,只要坚持下去,定会抵达心中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