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石狮日报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4版:民声·热线       上一篇    下一篇

  颜华杰/摄

  8月6日起,石狮市自然资源局联合第三方,陆续对全市经认定的45株古树名木悬挂崭新的“身份证”——统一制式、嵌有二维码的“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牌”,为古树名木撑起全天候的“数字保护伞”。(详见8月8日《石狮日报》一版)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被誉为“有生命的文物”,不仅是“大自然的史诗”,也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石狮县域面积小、城镇化水平高,但仍拥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屹立在城区、村头、巷口、井旁的45株古树名木,记录时代变迁,见证城市变化,在岁月更替中彰显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古树作为有生命的“活文物”,必然会经历生长、衰老的过程,也会因为树龄大、根部生长力减退、抗逆性差、遭受天灾破坏等不良因素影响,同样经历“生老病死”。为了让古树名木“老有所养”“延年益寿”,10年之前,石狮就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数量和状况普查,将全市初步确定的36株百年古树纳入保护管理范围。今年,石狮又有9株古树名木“入列”,实现“绿色国宝”队伍的扩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古树名木迎来了法治保护新的春天。此番,石狮45株古树名木挂上了统一制式、嵌有二维码的“福建省古树名木保护牌”,既是对古树跨越百年的“身份定位”,更是《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

  当然,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不只是“挂牌保护”那么简单——

  “留下来”,更要“绿起来”。为古树名木资源“挂牌”、为古树名木保护“定责”、为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划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施行让古树名木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破坏古树将面临法律严惩,同时也对林业部门、属地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古树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格控制迁移、保护生长环境、开展病害防治、打击各类破坏行为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同时,还要加强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才能让这些“绿色国宝”不断代、有延续。最根本的守护力量在民间——当村民视古树为“镇村之宝”,当孩童在古榕树下听祖辈讲故事,这种代际传承的情感纽带,才是抵御破坏的最强屏障。

  “活下来”,更要“活起来”。真正的“老有所依”,需超越生存保障直达价值激活。这些年,石狮结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改造建设,以古树名木资源为依托,以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公众休憩游览为主要功能,对14棵古树实施微景观保护提升行动,让古树名木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今年,结合“抓城建提品质”2025年专项行动,对蚶江镇一棵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性提升。当古树融入公共空间规划,这些“活文物”便从被动保护对象转变为一方水土的核心地标。这种共生智慧,远比圈地隔离式的保护更富生命力。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每株古树名木都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体,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稀有物种,更是延展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年轮。(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