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起床后,年近七旬的张大爷会习惯性地对着家中的智能音箱唤一声:“小爱同学,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清亮的女声即刻播报起天气详情——这个曾被他视作“花哨收音机”的小物件,如今成了离不开的“生活管家”。近年来,随着适老化改造加速推进,一批设计贴心、功能实用的适老化产品已走进老年人的生活,让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日常起居:
科技让琐事变轻松
“以前看时间得摸老花镜,调闹钟要对着手机屏幕戳半天,现在嘴一动就行。”张大爷的智能音箱摆在餐桌旁,白色的机身不大,却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少方便。
“小爱同学,半个小时后提醒我吃药。”吃过早饭后,张大爷对着智能音箱发出指令,清晰的语音立刻传来。这款被他称作“小秘书”的智能设备,如今成了生活里的小助手。“上了年纪眼神差、记性退,有它在,生活顺了不少。”张大爷说,平日里,他喜欢听戏曲,以前都得戴上老花镜开电视找视频,现在只要跟智能音箱说一句指令就能实现。“儿子教我用的时候,我还说‘这玩意儿能有啥用’,现在啊,是一天也离不开了。”他笑着拍拍音箱,像在跟老伙计打招呼。
厨房台面上,68岁的李阿姨正往智能蒸蛋器里摆鸡蛋。“以前煮鸡蛋都得盯着锅怕煮‘老’,走开一会儿又怕不熟。”李阿姨说,“用上外孙女买的煮蛋器后,只要把蛋放进去,再放一杯水,按下开关就不用管,水干了自动断电,差不多七分钟就煮好了。”李阿姨说,这煮蛋器煮出来的鸡蛋,蛋白嫩、蛋黄不噎人,很对老伴的口味。“想吃老点的多加点水,想吃嫩点的少加水,咱老年人操作,就得这么简单。”李阿姨表示,这款适老化产品,没有花哨的功能,却精准地戳中了老年人怕麻烦、怕复杂、怕操作失误的“痛点”,深受他们的喜爱。
精神滋养:
适老设计添生活乐趣
“看这几条鱼多活泼!”75岁的王老伯欢喜地指着客厅的鱼缸向记者展示。这件曾让他头疼的养鱼琐事,因一套智能设备的加入而实现了自动水循环、定时喂食、智能增氧等便利功能。
“以前养鱼是‘操心活儿’,一个星期换一次水,夏天怕缺氧半夜爬起来看,鱼还是时不时死几条,心疼得不行。”王老伯退休后爱琢磨养鱼,却总被“维护难”绊住脚。今年年初,王老伯的儿子花心思为他在网上挑了这套智能设备,减轻了王老伯日常维护鱼缸的负担。
“开关键按一下启动,换水键按一下自动排水,咱老年人看得清、学得会。”王老伯说,如今,有了这个自动维护的鱼缸后,他每天闲时就看看鱼,拍段视频发家庭群,日子轻闲又开心,也有了更多时间去学习新的爱好。
出行安全:
科技筑牢“防护网”
“外婆,今天出去遛弯时,记得带上手杖啊。”早上,80岁的陈奶奶推门时,外孙女小王在身后叮嘱。小王说,外婆精神尚可,行动也算自如,每天有出门遛弯的习惯。为了外婆的安全,前不久,小王为她精心挑选了一把多功能智能手杖。这根手杖不仅防滑,还有照明功能和紧急呼救功能,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老人一键联系家人。
前不久的一次走失,让小王一家心有余悸。那天陈奶奶遛弯时走得远了些,找不到回家的路,全家人情急之下还报了警,最后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才顺利地找到了陈奶奶。“从那以后,除了给她买了手杖,我们还给她戴了防走失胸牌。”小王拿出手机,点开App,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陈奶奶的实时位置,“这牌子轻得很,戴在衣服里不硌得慌,上面有个求助按钮,她要是觉得累了、迷路了,按一下我们就能收到提醒。”
有了这“一杖一牌”,陈奶奶出门的底气更足了,每天绕着小区走两圈,跟老姐妹们唠唠嗑;家人也松了口气,“以前她出门,我隔半小时就得给她打电话,现在看一眼手机就知道她在哪儿,心里踏实多了。”小王说,类似这样为出行安全设计的适老化产品,像给老年人系上了“安全绳”,既护着他们安全出门,也给家人的牵挂找了个“落脚点”。
(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