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朱筱) 在医疗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虚拟现实(VR)已不再是游戏与娱乐的专属,它正悄然走进临床,成为治愈与关怀的新工具。
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护士卢向敏主导研究了项目《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慢阻肺呼吸困难恐惧路径研究及虚拟调适管理平台的研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戴上VR头显后,能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预演”呼吸困难,从而提前克服内心恐惧。该项研究荣获第二届苏州市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对于具有呼吸困难的COPD患者而言,每次呼吸都可能伴随窒息感的阴影。不仅疾病本身带来痛苦,更可怕的是患者对呼吸困难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恐惧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甚至形成“越怕越不动、越不动功能越差”的恶性循环。传统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往往难以让患者真正体会并适应。
卢向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临床痛点,思考能否创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让患者提前体验并学习应对。基于这一思路,VR技术进入了她的视野。通过模拟爬楼梯、快步走等场景,让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通过VR体验呼吸困难,系统会同步指导患者运用正确的呼吸技巧、放松方法和心理调适来应对挑战。
“这种‘暴露疗法’的本质,是在安全网的保护下,帮助患者逐步脱敏,重建信心。它如同一座连接恐惧与应对的桥梁,让患者在真正面临呼吸困难时能冷静、熟练地运用所学方法。”卢向敏说。
荣获科技奖一等奖不仅是对卢向敏及余杭一院护理团队创新与研发能力的认可,也印证了护理工作正在从传统的打针发药,向更专业化、人性化、科技化的方向迈进。卢向敏借助科技手段,为COPD患者的肺康复和心理干预开辟了新途径,也为VR技术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实践表明,科技的温暖源于人的运用,前沿技术最终要回归人文关怀的本源。通过一副VR头显,这位护士让患者看到的不仅是虚拟场景,更是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