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在文化馆“重新养自己”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4版:文旅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瑜伽课程

  竹笛课程

  颂钵疗愈课程

  拉丁舞课程

  软笔书法课程

  古琴课程

  吉他课程

  古筝课程

  国画课程

  短视频拍摄制作课程

  01

  夜校新风尚

  年轻人的“夜间充电站”

  栾树开花了,秋天近了,张女士的“学生”时代又告一段落了。这个夏天,每周四晚,都是她在夜校学古琴的时间。她说,重回课堂,学一门乐器,有一种“重新养自己”的感觉。她上的是2025年余杭区文化馆“潮生活·艺课堂”(夏季)公益课。

  谁说余杭的“夜生活”只有夜宵、KTV、健身房?夜校,老一辈人并不陌生的一个词语,如今“卷土重来”,逐渐成为余杭年轻人的“夜间充电站”。这个夏天,有500余位余杭市民在“潮生活·艺课堂”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艺术天地。

  “以前我们的课程都安排在白天,来上课的基本上都是小孩子或者老年人。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余悦时光·夜课堂’活动培训品牌,一下子涌入了好多年轻人。”余杭区文化馆馆长朱丽君介绍。她口中的这个“余悦时光·夜课堂”活动培训品牌,是余杭区文化馆针对中青年群体推出的余杭区域特色课程,包括成人瑜伽、成人电子钢琴、成人小视频制作等8个艺术门类,光是2024年就已开设900余课时的特色课程。

  “我们是春夏秋冬各开设一期‘潮生活·艺课堂’,每期上课2个月。春夏两季共31个课程门类、600余个招生名额,覆盖成人、少儿两大群体。”朱丽君说,“最近,秋季课程也已经开课,有17门课程、近300个招生名额,从声乐、舞蹈、戏曲,到器乐、摄影、书法、国画,我们想把所有的‘艺’想天开,变成与你相伴的‘余悦时光’。”

  02

  零门槛的艺术殿堂

  多元课程与沉浸体验

  白天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夜晚转换角色、重回校园。在夜校,人人都有“两副面孔”。有的白天干金融,晚上在宣纸上纵情泼墨,利用艺术缓解工作压力;有的从事IT行业,在八段锦中放松身心;还有的从事教育行业,期待通过戏曲课,获取教学灵感,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带入课堂。

  “90后”“95后”“00后”,是余杭夜校的“主力军”学员。因为,年轻人想学的,夜校都有。短视频拍摄制作、化妆造型、流行演唱、古典舞……除了常见的兴趣班课程,余杭文化馆还用“零门槛”普惠模式,将年轻人狠狠“拿捏”。“潮生活·艺课堂”所有课程免费开放,国画工具、中西乐器等教具均由馆方提供。学员只需自备基础物品,即可轻松步入艺术殿堂。一位国画班学员感慨:“两个月学下来,盛夏的浮躁被笔尖的墨香治愈了。”

  国画班郎小山老师的案前,学员凝神挥毫,墨色晕染间沉淀盛夏浮躁;成人拉丁舞教室中,姜韬老师击掌为令,学员腰链随古巴节奏铿然震颤,踏着节拍将自信甩进飞扬裙摆;摄影班吴靖昊老师的镜头下,学员们或躬身俯首,或侧光取景,围绕优雅的走秀模特多角度捕捉动人瞬间,在快门的此起彼伏中凝练光影魅力,重新发现生活之美;少儿唐诗启蒙课上,戴妍艺老师带着孩子们拍手踏歌《悯农》,稚嫩童声吟出千年汗滴禾下的重量;古琴室氤氲的沉香中,童苑芳老师指尖勾剔,一曲《酒狂》弦颤如诉,疗愈着都市人焦灼的神经。?

  03

  品质与延续

  师资保障与未来规划

  问题又来了。免费的课程,能学到东西吗?看师资。“潮生活·艺课堂”的教师团队专业背景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品质有保障。在“浙里文化圈Inspiring Zhejiang”小程序上,余杭区文化馆把每位上课老师的学历背景、教学经历、教学资质、课程简介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避免学生上课“开盲盒”。

  FPA性格色彩的授课教师郑瑛娜是高级心理咨询师,擅长通过性格色彩卡牌等工具,帮助学员快速洞察自我与他人性格模式,突破职场、家庭及个人成长中的情绪与关系卡点。成人古琴的授课教师童苑芳师从浙派著名琴家陈成渤,是太音琴社古琴全职专业教师,获得中央音乐学院古琴认证教师资质。少儿太极的授课教师汤夏莲是杨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中国武术五段,2019年至2025年获得太极拳公开赛金牌30多枚。执教经验丰富……

  “何德何能,新手小白学太极,还能得到‘金牌教练’的真传。”采访中,学员们表面谦虚,实则内心暗爽。爽到了,就认真学。除了线下的课堂教学,“潮生活·艺课堂”还非常重视学员的课后延续学习和社群交流,每次都会建立相关课程的微信学习群,学员可将练习作品或问题发到群里,老师会在线解答。同时,老师也会分享一些教学视频、曲谱、绘画素材、阅读书单等扩展资料。学员们常在群里相约练习、分享学习心得,甚至组织线下活动,真正实现“以艺会友”。

  新鲜劲过后,夜校学习如何持续?

  “一方面,我们积极引入新课程,持续丰富课程品类,FPA性格色彩就是我们新开设的心理课程。另一方面,我们增强了课程学习的延续性。国画、声乐、古琴、架子鼓等可以深造学习的课程,都开设了提高班,供年轻人进阶学习。”余杭区文化馆副馆长谢祥芳介绍,“我们还在持续拓展服务阵地,今年又新增了一家博多森谷分馆,目前全区已有10余家企业分馆,2024年全年开展‘余悦时光·午间一小时’‘余悦时光·青年夜课堂’系列课程近500课时,持续点亮年轻人‘八小时外’的文化生活,让艺术气息真正浸润余杭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 濮玉慧 通讯员 周春美 李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