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通讯员 吕璐嘉 记者 濮玉慧) 近日,一场名为“徜徉自然之境——大师们的艺绘人生与博物情怀”的特殊画展正在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举行。
本次展览为中国大陆博物画大师曾孝濂与中国台湾生态艺术家、水彩画家杨恩生的双人联展,是浙江自然博物院馆藏博物画的荟萃集锦,也是台湾画家杨恩生在浙江的首展。
博物绘画是一类融合了科学观察与艺术表现的绘画形式,它不仅仅是描绘自然界的动植物,更是一种记录生命形态、探索自然奥秘的方式。
从博物绘画的题材来看,可以分为主要描绘物种形态特征、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博物画,以及强调生物个体间、物种间及物种与环境生态关系的博物画等两大类别。前者包括了科学绘画、无背景生物艺术画等,后者则又可以称为生态博物画、生态艺术画,需要描绘物种的栖息环境。
在当代中国博物画领域,曾孝濂、杨恩生二位都是堪称大师级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因喜爱自然而开始创作生物题材的绘画。他们的作品都着力刻画生物的自然天性、关注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直击心灵的美感。
本次联展的契机始于两位画家的交流、合作与友谊,他们笔耕不辍、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为展览奠定了基础,而近年来我国掀起的博物绘画的热潮也促使我们推出具有影响力的博物画精品展览。
珙桐、大树杜鹃、冠斑犀鸟……这些经由大师之笔呈现的自然生灵,带领观众感受自然之美,也给广大博物绘画爱好者以启发和指引。
曾孝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39年出生于云南省,1958年就职于昆明植物研究所,曾为《中国植物志》《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50余部科学专著绘制插图。
博物画画家是崇尚自然、关爱生命的群体。博物画没有门派,大自然就是我们共同的老师。博物画也没有门槛,老少咸宜,不论资排辈,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边学边画,在实践过程中一点一滴地累积。苦心人,天不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曾孝濂
杨恩生,祖籍广东,1956年出生于台湾花莲,台湾师范大学设计学系副教授。他是台湾第一代生态艺术家,先后创作濒危物种、台湾特有种、世界天鹅、世界鹤等系列作品,出版水彩画专著及个人画集30多部。
生态艺术,即以任何艺术手法表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对于科学的正确性与艺术上美的传达,兼容并蓄,涵盖了过去任何的动、植物艺术,却又强调了科学性,生物多样性。它可以包含绘画、雕塑、文学、摄影、戏剧。 ——杨恩生
展览时间:截至11月30日
展览地点: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二楼油画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