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教学如何追上产业脚步?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5版: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 林上军

  据温州日报报道,这个暑假,温州不少民企的生产一线都迎来了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专业教师陈翰铖一般的“导师级”新员工——他们带着教学困惑扎进车间,在生产线旁记录技术参数,在实验室里拆解最新设备,在研发端参与技术攻关,只为将那些课本里不曾展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带回到课堂。

  众所周知,一本教材的编写是需要时间的,有的教材一用若干年。而现代科技、现代工艺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企业研发意识的增强,产业前沿端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层出不穷。如果我们的课堂知识仍停留于若干年前的教材,那教给学生的知识有部分肯定是滞后的,也就是过期无效的。

  因此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趁暑期追新技术场景、促进课堂车间互通,是明智之举,值得点赞,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对自己职业、对学生学业负责任的态度。

  要把产业前沿最新技术、把鲜活的产业动态实时转化为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走马观花的到岗,或浅层次的察看了解,而是要深度介入企业研发环节、深度参与前沿技术攻关、工艺操作,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据报道,温州当地的职业技术学院修订出台了《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明确将企业实践锻炼经历纳入教师岗位职责,要求所有担任专业课、公共课的教师,均需参加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入企前有计划、在企时有督查、返校后有奖惩”全流程闭环管理,落实教师全员入企实践要求,形成“职责有规范、过程有监管、结果有奖惩”的制度化运行模式,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理念深度融入职业教育基因。

  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也修订了《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将企业实践经历纳入教师岗位职责。明确全校教师必须拥有相关企业实践经历,以此作为“双师型”教师素质认定、评优评先的必要条件。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在教育紧跟时代、教学紧贴实践方面,一些学校确实在狠下功夫。只有凭借那些带着车间温度的实践经历,才能保障教学内容与实践不脱节,努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不至于学非所用、半知不解,或不知所云,以至于束手无策。

  随着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需要校企联手,相互协作,深度融合,企业要为教师深入生产一线、科研一线创造条件,创新合作模式,采取灵活机制,让更多的老师及时掌握产业前沿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