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高庆洋 通讯员 沈晨秋) 进入处暑节气,余杭区大运河沿线整治提升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全长15.6公里的游步道已基本贯通,一条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生态与人文的滨水绿廊展露新颜。
“我们在景观绿化方面下足了功夫。”项目负责人温涵泊介绍,游步道两侧选植了樱花、桂花、银杏树等苗木,能根据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形成“春赏樱、夏遮阳、秋闻桂、冬观枝”的四季景韵。
据介绍,该项目南起拱墅与余杭区界,北至仁和武林头,覆盖大运河余杭段全部,沿线涉及良渚、仁和等街道,建设内容包括游步道、绿化提升、桥梁驿站、景观风貌等,致力于打造一个高品质的滨水空间。
“从北至南,武林头、花园村、马角洋港、文化艺术岛等区块建设都在推进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人员正争分夺秒,全力确保工程进度,预计8月底前基本完工,部分桥梁驿站、景观雕塑等项目将在10月底前完成。
项目建成后,将串联起沿线6处文保点和多个文创园区,带动10个村社产业升级,提升大运河西岸景观风貌,打造文化展现、休闲旅游、产业联动、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大运河沿线绿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