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电力线路下如何安全飞行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王安舲) 在余杭街道上湖村连片的水稻田上,飞手薛超正操纵一架中型农用无人机,在距地20米的空中喷洒农药。不远处,30米高的电力铁塔银线蜿蜒穿梭。最近的时候,无人机与高压线路仅不到5米。这场看似危险的飞行背后,是一场政企联动的精密护航。

  “飞手操纵时看不到全线,我就是他的第二双眼睛。”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技术员刘岳镭紧盯屏幕和现场,实时提醒飞行高度与线路距离。

  无人机播撒施肥、物流、高空作业……余杭正成为低空经济的“超级试验场”。但与之同步的是空中“生命线”的密集交错——全区1000米以下空域纵横着超2200公里电力线路,承担220万千瓦负荷输电任务。它们如同城市的血管,却也成为无人机超视距飞行时最害怕的“隐形陷阱”。

  如何不让无人机“撞线”,既放飞经济又保电网安全?对此,余杭供电公司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及各镇街,构建起“线上指导+线下监护”联防机制,实时收集飞行计划、标注线路区段、生成飞行地图,在飞手与运维人员之间搭起信息桥梁,实现风险早预警、突发快响应。

  接下来,余杭供电公司还将继续深化与属地林业、农业、公安等部门的协作,扩充无人机作业资源库,充实域内植保、基建吊装等全产业无人机作业信息,推动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并协助制定低空安全标准,让余杭的低空飞行飞得平稳、飞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