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写一页字去飞翔

日期:08-18
字号:
版面:第04版:校园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瓶窑三小 俞宁

  初见张祖庆老师《修好一颗心》的讲稿,副标题“教育写作十二讲”像一束光,瞬间照亮了我心底蒙尘的角落。

  我也曾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可不知从何时起,这份热爱变成了曾经。翻开书页,我仿佛踏上一场寻回自我的旅程。

  书页翻动间,那些与文字相拥的日子愈发清晰。大学读汉语言文学时,班主任万教授的课至今记忆犹新。这位研究延安文化的老教授,虽已近退休年纪,眼里的光却比年轻教师还要炽热。

  第一堂课上,他说自己出版过专著,见我们面露疑色,他笑着承诺赠每人一本签名版。后来,那本《凝眸黄土地——延安文学史论》成了我的枕边书,扉页上遒劲的字迹里藏着一位学者对后辈的期许。

  更难忘的是万教授定下的规矩:每学期要精读40本经典,不仅要写故事梗概、人物分析,还要附上真情实感的读书心得,严禁抄袭。

  那段日子,我们没日没夜地读书,不是在图书馆里看书,就是在去往图书馆的路上,老老实实地在笔记本中写下读书心得。

  从书架上取下厚厚的心得笔记本,我从密密麻麻的潦草字和工工整整的铅字中慢慢回忆,这些文字记录了我的学生时代,记录了那个爱看书的我。

  就像书中所说:写作,本就是为生命存档。比起照片的定格,文字更能让时光沉淀,在多年后依然能唤醒当时的温度。

  创意写作课则让我尝到了文字飞翔的快乐。教授向我们推荐迟子建、张晓风等名家的散文,告诉我们创意就是摆脱世俗的眼光,把不相关的事物以合适的手法联系在一起,看似不恰当,却又无比贴切,这样的比喻一定非常出彩。

  于是,她带我们去操场上寻找创意的灵感,在她的鼓励下,我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获奖文章,写作带来的成就感缓解了学业和就业的压力,如书中所言:写作,用文字疗愈。

  工作后,教高年级的我很喜欢批阅学生的写作,不觉得批作文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的奇思妙想总是吸引我的目光,让我反省,为什么我没有那样的思路?有的学生还会故意用生僻成语考我,一来二去竟成了教学相长的乐趣。

  可我自己的笔,却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渐渐搁置了。那些值得记录的瞬间:课堂上迸发的火花、与学生相视一笑的默契、深夜备课的疲惫……都在“改天再写”的推脱中溜走。当我惊觉时,“曾经的写作爱好者”这个标签,已经悄悄贴了很久。?

  合上《修好一颗心》,窗外的月光正落在案头。我意识到不应该丢弃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不能再找各种理由为空洞虚无的灵魂找借口,要用一页页的字形成自己的内生力、专注力,让自己不断地产生一种飞翔感,开拓更为广袤无垠的天空。

  每个小伙伴,都是一只海鸥乔纳森,飞翔就是使命,持续飞翔,不断突破,去带动更多的海鸥飞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