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位“AI调解员”半年介入消费预调解11万件
日期:08-18
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潘文 傅博文) “消费者诉求已采集完成,商家同意和解。”近日,区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人工调解员收到“AI调解员”发来的信息。
原来,一位消费者购买空调后才发现有国补,多支付了2000元。为化解纠纷、减少时间成本,“AI调解员”主动向商家提出赔偿500元的建议,商家同意后,人工调解员拨通了消费者的电话,经沟通双方达成和解。
余杭作为平台经济大区,网购纠纷处置压力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18至2024年,各渠道接收的网络消费投诉举报数量由18万件增至114万余件。为推动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提质增效,2024年4月,全国首位“AI调解员”应运而生。今年6月,“AI调解员”升级至3.0版,预调解范围从消费者端扩展到商家端。
今年上半年,“AI调解员”共介入消费者端预调解11万件,其中12%无需人工介入。随着“AI调解员”工作范围扩大,区市场监管局的人均调解效率从18件/天增至25件/天,网络消费投诉处理等候时间大大缩减。
“有了‘AI调解员’的辅助,每个件可节约20分钟。消费者提交网络消费投诉举报后,原先最快要等7天才能排上号,如今24-48小时内便会接到核实情况的电话。”人工调解员陈红燕见证了“AI调解员”的成长,“1.0版本时,对话有较重的机器感,有3秒的停顿反应时间;到了2.0版本,停顿反应时间缩短至0.3~0.7秒,不仅懂倾听,也会适时打断,将对话拉回主题;升级至3.0版本后,‘AI调解员’开始面向商家端进行沟通,还会主动提出建议。”
预调解过程中,“AI调解员”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清晰的逻辑,其“高情商”“高智商”的背后是庞大的知识库。正式上岗前,“AI调解员”深度学习了200余万条投诉数据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参与开发的何海春告诉记者:“3.0版相当于一名资深调解员。”
基于海量的案例和数据,“AI调解员”每天都在“成长”,从1.0到3.0版用了仅一年的时间,目前正朝着4.0版升级。区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四级主任科员王振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迭代‘AI调解员’,聚焦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消费模式,制定针对性策略规范,不断丰富调解范式。同时,探索设立《网络消费纠纷智能调解规程》等制度,摸索确立‘AI调解’结果的效力边界,为全国网购纠纷高效治理提供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