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沈扬 通讯员 应聪铃) 日前,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许多家庭都能享受到这项全国性、普惠式的经济补贴。
然而,诈骗分子也是如影随形,很快便开始“蹭热点”,有诈骗分子打着“发放育儿补贴”的旗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8月6日,余杭某公司员工群内出现一条“关于2025年育儿补贴通知”的信息,称点击链接即可快速领取育儿补贴。部分有孩子的员工点击链接后,页面跳转至一个类似政府部门的网站,要求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并获取验证码。一位细心的员工发现,该网页与官方网站存在差别,她马上在群里发表了自己的质疑,并联系警方。
余杭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分子利用家长对育儿补贴的关注,通过群发虚假链接或盗用企业社交账号发布消息,诱导家长点击链接并填写个人信息,从而盗刷银行卡内的资金。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育儿补贴申领以家庭为单位,由婴幼儿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进行申领,申领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育儿补贴还未开放申领。在官方尚未开放申领通道时,主动联系要求领取补贴的必定是诈骗行为。面对各类“育儿补贴领取链接”“快速申领通知”,切勿轻易点击。
正规的育儿补贴申领既不会要求提前缴纳任何费用,也不会索要银行卡验证码。若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警。若点击了可疑链接并填写了个人信息,应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账户资金,向公安机关报案,尽可能减少损失。广大家长务必擦亮双眼,切勿因一时疏忽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每一个育儿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