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李书畅 通讯员 何亚菲) 今年暑假,区司法局开展“法育青蓝”系列普法活动,将生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成长指南针”。
7月以来,余杭区青少年法治禁毒教育基地借助VR虚拟法庭、仿真毒品模型等,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法律的力量与毒品的危害。比如在“绘就无毒青春”主题活动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法治世界。基地负责人介绍,暑期已累计接待青少年参观团体28批次,开展主题活动5场,参与人数达1500余人次。
此外,区司法局还组建了一支“法育青蓝”导师团,由40名资深律师组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研发特色课程,为各社区假日学校提供专业支持。
“我抽到了‘高空抛物’卡牌,这可能会伤到别人,是违法行为。”在瓶窑镇杨梅坞社区活动室,由社区法律顾问精心设计的法治桌游,让孩子们在6岁到18岁的虚拟成长中学习法律知识。游戏中设置了高空抛物、矛盾纠纷等常见法律情境,孩子们通过完成任务卡、解决法律问题获得成长积分,最终兑换“法律大学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