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这些立夏风味带你开启新一季

日期:05-06
字号:
版面:第04版:美食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立夏,夏季之始,万物繁茂。此时北斗东指,阳气鼎盛,民间有吃五色立夏饭、斗蛋、称人等习俗,以“尝三新”品时令之鲜。在饮食调养方面,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多吃蔬果、粗粮。

  健脚笋 每年立夏,径山一带有吃健脚笋的习俗。当地口头禅“脚骨健,米粮全”,寓意大人吃了健脚笋能强壮体力,小孩吃了蹦蹦跳跳更有精神。

  健脚笋想要烹煮得好,对于笋的选择和处理非常讲究,一般挑选大拇指粗细的新鲜石笋,一部分进行细致地剥壳处理,另一部分则去头去尾,保留外壳。经过清洗和焯水,再加入已炖有猪蹄的锅中,小火慢煮入味。随着热气升腾,香喷喷的健脚笋便出锅了,石笋清香扑鼻,鲜嫩爽口,是这个季节独特的美食。

  竹笋本身味道鲜美,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蚕豆 “雨洗樱红蚕豆绿”,立夏前后的蚕豆最鲜嫩。寻常人家的餐桌上,鲜蚕豆搭配其它食材进行炒制,是佐酒下饭的好佳肴,令人常啖不厌。不少人家会将蚕豆跟米饭一起烧煮,做成美味清香的蚕豆饭。还可以用来炒菜、炖汤等,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按个人喜好,可以做成蒜香蚕豆、雪菜蚕豆、火腿蚕豆等。

  蚕豆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健脾、补中、益气、利湿、止血之功。

  立夏饭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走街串巷,向每户邻家讨米一碗,称为“兜夏夏米”。新掰的雷笋、青翠的蚕豆、水灵的蒜苗,将兜得的米与这些食材在露天煮,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每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做法易上手,用适量油盐混合翻炒腊肉、雷笋、豌豆、蚕豆、土豆块等食材,加入洗净的糯米拌匀,倒入电饭锅加适量水进行蒸煮即可。

  糯米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固表止汗、止泻消渴、解毒疗疮等功效,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立夏塌饼 立夏塌饼是杭嘉一带历史悠久的美味小吃,传说中是人们对勇斗白龙、护佑一方的黑蛟龙的纪念,表达人们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之情。为了纪念黑蛟,人们采用当地特产“田耳朵”磨粉,并加入麦芽粉、糯米粉等原料,最终制成美味的麦芽塌饼。

  将艾草或棉花草等煮过剁碎或榨汁,和糯米粉揉成团,按个人口味包上馅,蒸、煎均可。

  艾草可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棉花草性平和,可化痰、止咳、降压、祛风。

  立夏蛋 “立夏啖圆蛋,暑气不侵身。”立夏之后,许多小孩会出现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等症状,称为“疰夏”。人们以圆溜溜的鸡蛋为引,取其形若满月、圆转无瑕之态,寄寓生活顺遂、福泽绵长的吉兆,由此经受住“疰夏”的考验。

  将鸡蛋与八角、桂皮、香叶、老抽等一起煮,有些地方会加艾草。鸡蛋几乎含有人体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被称作“理想的营养库”,恰是盛夏时节补元气、强体魄的天然妙方。

  “立夏三新” “立夏三新”是中国民间的饮食习俗。传统的“三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具体食材,但总体而言,它们都是时令新鲜的食物。

  在江南地区,传统的“三新”指的是樱桃、青梅和鲥鱼。樱桃味甘美,能调中益脾;青梅味酸而脆,可与蜜糖相拌食用;鲥鱼则是江鲜之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三新”并不限于这三种食材,根据各地的饮食习惯,“三新”的具体食材也会有所不同。比如,无锡地区将“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分别有代表性的食材。

  春去,夏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风气的流转,一些传统习俗正在渐渐消失。但每个节气仍保留着独特的风情,成为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让我们循四时更迭,品悟天地韵律,共赏这一季的时令风味!                记者 卜一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