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近日,浙江30万名干部夜学AI,为期4个月的人工智能通识及应用网络专题培训全面启动。这次培训,由省委主要领导点题并审定方案,依托共富善治大讲堂,以“主课堂+分课堂”“线上+线下”的全新培训模式展开,邀请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创新企业家开展10期左右集中直播授课,帮助干部了解AI宏观政策、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全方位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此举引来一片热议,众多网友为浙江干部夜学AI点赞。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催生新的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是其中的重要驱动力量,谁能率先拥抱人工智能,谁就能率先掌握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随着DeepSeek爆火出圈,“杭州六小龙”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探寻这些现象级科创成果的基因密码,早已深深植根浙江大地。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前瞻部署“数字浙江”建设,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把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来谋划推进。这些年来,浙江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紧扣“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作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部署,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系统布局算力、数据、大模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最具活力的“黑土地”。
科技浪潮将创新能力建设推到了关键位置,身处人工智能时代,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人工智能不是工具的革命,而是科学革命的工具”,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刻认识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学习掌握通用知识和基础工具,涵养科技思维、前瞻思维、跨界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正视AI、探索AI、用好AI,形成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匹配的素质能力。技术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无论是OpenAI还是DeepSeek,都是高密度人才集聚、有组织科研攻关等模式的深度创新,要主动把握人工智能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牢固树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高效配置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加强支持保障,尤其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立足当地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展“AI+制造”“AI+医疗”“AI+金融”等场景,有机融入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业创新生态。AI赋能千行百业,也将带来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要找准所在领域和所在地方工作的结合点应用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的政务、更精细的治理。
(摘自《时代先锋》杂志2025年第3期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