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余杭时报

余杭区全民阅读绽放文化新姿态

日期:04-24
字号:
版面:第06版: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bgcolor="#efefef">   作者麦家(中)与孩子们合影留念

  读者翻阅挑选书籍

  “余阅市集”

  吸引市民驻足挑选

  孩子们与机器狗互动

  年度余杭区“阅读之星”颁奖礼

  年度“最美‘余阅’公共阅读空间”颁奖礼

  小朋友手拿麦家作品合影留念

  浙江少年记者团成员向作家麦家提问

  “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启幕仪式现场

  汽车图书馆为“余阅市集”阅读活动提供支持

  余杭区图书馆现场提供2000余册书籍

  人间四月芳菲尽,正是读书好时节。当春日的暖阳洒满大地,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余杭区以“智汇余杭·阅启未来“为主题,用一场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阅读盛宴,为市民铺就一条“15分钟阅读圈“的文化长廊。从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到良渚古城的春日花海,从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到AI赋能的沉浸式体验,书香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浸润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本次活动由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承办。

  本版组稿/王晓玲 金嘉晔 濮玉慧

  启幕

  当阅读遇上科技 一场双向奔赴的文化觉醒

  4月17日,青橙国际创新创业中心(余阅书吧)化身“阅读+科技”的跨界舞台。启动仪式上,情景朗诵《阅读的力量》以声浪为笔,勾勒出书籍如何托举城市文明的图景。余杭区图书馆基于大数据评选的“阅读之星”与“最美余阅空间”揭晓,让热爱发光;而“余杭好地方”书香惠民六大行动(星阅计划、书香探秘路线等)的发布,则编织起一张全民阅读的网络。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受聘成为“余杭区全民阅读大使”。麦家以自己的经典作品为例,分享了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并与现场小读者围绕“人工智能与写作关系”等话题展开深度互动交流。麦家表示,尽管AI技术发展迅猛,甚至可能在写作能力上超越人类,但写作对个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成长过程”,强调其本质并非单纯产出行为,而是“让内心变饱满的途径”。

  麦家的发言引发观众对文学本质与科技共存的深层思考。市民王女士难掩激动之情,她说:“能这么近距离聆听麦家老师的分享,真的让我对阅读和写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活动现场,“余阅市集”成为一大亮点。步入市集,各类经典文学作品、热门畅销书、小众佳作以及精美的艺术画册琳琅满目,吸引众多读者驻足翻阅。市集还特别设置了文创摊位和非遗体验区,市民们既能淘到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又能亲手体验非遗工艺,还能选购具有余杭地方特色的伴手礼。市集上,余杭区图书馆的2000册新书通过“一键借阅”服务直达市民手中。当科技为阅读插上翅膀,文化的种子正在余杭生根发芽。

  本馆活动

  五大矩阵激活全民阅读基因

  4月19日,余杭区图书馆主馆化身为“阅读实验室”,举办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活动,激发了全民的参与热情。在广场上,百名儿童俯身创作,百米长卷上展现了良渚玉琮与科幻飞船的融合,以及苕溪流水与童话城堡的和谐共存。在大厅内,机器狗随着古典音乐起舞,孩子们与机器狗进行诗词对答,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在指尖交织。文化驿站弥漫着檀香,古法造纸体验让参与者亲手制作“花草笺”,在自造纸页上用稚嫩的笔迹书写春日的诗句。余阅书房的“腰封再造计划”吸引了读者成为设计师,经典文学作品穿上了赛博朋克风格的新装,书脊上的创意腰封成为了一场流动的艺术展览。书香的流动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童书漂流计划”使得闲置的书籍找到了新的读者,汽车图书馆满载图书驶入社区和校园,随车展览与阅读打卡活动让书香触手可及。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在心灵疗愈区主持,通过心理学书籍导读帮助读者建立情绪锚点,展台上陈列的《非暴力沟通:实践篇》《如此灿烂,这个城市》等治愈系书籍,为读者提供了“心灵处方”。云端探秘活动也同步开启,21天打卡挑战涵盖了中华文明探源、科技前沿等主题,线上知识竞赛吸引了近千人参与。

  分馆联动

  阅读触角延伸至镇街肌理

  各镇街分馆宛如阅读的毛细血管,将文化活动传递至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鸬鸟镇图书分馆创新推出的“AI诗歌转化“实验,孩子们运用“五感写作法“记录茶园的春光,AI技术将童诗转化为旋律,小提琴与童声在山谷中和谐共鸣。余阅书房˙南山未来乡村书房的“骑进春天里”活动,60名儿童在春日的赛道上骑行,沿途设置阅读角与打卡点,让书香与春风相随。余阅书房·南滕社区文化家园性别平等故事会,通过手工创作“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主题绘本,孩子们用黏土塑造穿裙子的科学家、开卡车的芭蕾舞者。余阅书舍·良渚新城生命科技小镇的“造纸小匠人”体验活动,让亲子家庭在纸浆与花瓣的融合中感悟文明的奥秘;余阅书吧·鑫藏修书屋举办的诗歌朗诵会,百丈镇杜鹃花海前的杭州电视台主持人朗诵原创诗篇《杜鹃红》,将千年古树与乡村振兴编织成诗意的交响曲。

  从余杭区图书馆的沉浸式体验到镇街图书分馆和“余阅”公共阅读空间的在地化实践,从银发读者的经典共读到“Z世代”的数字阅读,余杭区通过“15分钟阅读圈”建设,让书籍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元素。当阅读融入城市血脉,文化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那些被书籍点亮的脸庞,终将汇聚成照亮未来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