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移液器是科研人员“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它是一个计量工具,将液体从原容器中移取到另一个容器。但这份“亲密”背后,隐藏着一个百年未解的痛点:手动操作繁琐、误差频发、数据不可追溯……
去年,位于仓前街道的杭州术也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AI智能移液器@Pette Mini。其便携性不仅体现在紧凑的尺寸,还体现在实操中的灵活性。根据实测数据,在高频次实验中,它的操作效率较传统移液器提高了约20%。
(记者 徐超 陈名) 术也科技成立于2018年2月,是一家智能工程机器人协作研发商,专注于建立RaaS体系(Result as a Service,结果即服务),通过自主研发分布式智能工程协作机器人,为用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
术也科技创始人李谡曾留学德国,主攻工程实现与工程机器人技术。回国后,他发现国内实验室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一台电动移液器售价高达数万元。
他决心改变这一切,带领团队花两年时间攻克了移液器的核心技术,最终将产品价格压低至进口品牌的1/3~1/5,且性能不减。
在浙江大学实验室,记者见识到了@Pette Mini的便捷。研究员小李拿起移液器,轻触屏幕并进行语音指令,它随即精准执行。内置的PetteOS系统同步记录每一步操作,实验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
“以前手动操作容易分心,现在所有的设置和数据都能在手机端调整、查看,效率至少提升了三倍。”小李感叹道。
长期从事实验操作的科研人员,往往需要面临由重复性动作带来的职业性损伤。研究表明,每年移液操作时间超过300小时的人员,手部和肩部受伤风险会显著增加。
@Pette Mini 的人体工学设计能有效降低这一风险。“相比传统移液器,其吸排液操作可减少实验员使用力道约50%以上,通过优化触发机制和操作力度,显著降低长时间操作对手部和肩部的负担。”李谡介绍说,@Pette Mini仅重99克,大约是2个鸡蛋的重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智能对话”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调节参数,内置的AI大模型能解答实验问题。“就像多了一个实验室助手。”一位高校用户如是评价。
如今,术也科技的这款产品已成为国内药企、高校实验室的“标配”,清华大学、吉林疾控中心等都批量采购,甚至有不少科研人员自费购买。
凭借着高性价比,术也科技也迅速打入海外市场,德国慕尼黑研发实验室本地化适配也正在加速落地中。
2024年,@Pette Mini接连斩获德国红点设计奖、日本优良设计奖、伦敦设计金奖三大国际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