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罗正然
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推动了各级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可笔者发现,开短会、讲短话在有的地方、有的单位并未形成行动自觉,开会时间往往比预定时间要长,“按时散会”难成常态,一些同志甚至吐槽“好想开几次能按时散会的会”。
为何开短会难以实现?为何就讲不了短话呢?细究起来,主要还是有的领导干部思想上有误区,把开会规模大、时间长视为对工作的重视,只有这样才是站位高远、周密部署,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于是讲话作报告长篇大论。还有领导干部能力不足,部署工作、明确事项、提出要求本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的,但需要千言万语才能道明白,会议时间无形中就拖长了。
各级推进落实工作的时间有限,开会占去的时间多,抓落实的时间就少,相关工作容易陷入“空转”。累牍言辞,也会降低“信息浓度”,难于突出重点,影响成效。总之,冗长的会议,既增加了基层负担,也让群众无感;既影响工作推进,也影响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权威和形象。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对工作重不重视,会议有没有成效,不能用开了多久的会、讲了多长篇幅的话来衡量,最终要看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推动多少工作落实落地。
子禽曾问墨子:“多言有益乎?”墨子答:“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开会同样如此道理,讲话不在多,而在契合时宜,言之有物。
各级领导干部还要深刻认识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会风话风是题中之义,能不能开短会,不单是个人工作风格问题,更是一个政治执行力的问题,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表现,要将开短会、讲短话作为政治要求来贯彻落实。
从表面看,讲短话是“嘴上功夫”,其背后支撑的是领悟把握、筹谋分析、决断决策等能力。因此,领导干部要先提升讲短话的能力,锤炼“观大势”的眼光,历练“揉面团”的本领,把上级要求和下级需求贯通结合起来,做到部署工作脉络清晰、分析问题直指要害、实施办法务实管用。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推进展开,各级要学查改一体推进,将开短会、讲短话作为推进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聚焦推进工作、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等主题开会,讲发展之策开门见山,讲破难之招简明扼要,讲为民之计直截了当,切实提高“按时散会”准时率,让基层从冗长的会议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