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记者 张瑚滢 吕洋) 在2025年径山春茶季的开幕式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捧“径山茶50年功勋奖”奖杯,眼中闪烁着对径山茶未来的无限期许。他是汪圣华,一位在径山茶产业深耕半世纪的传奇人物。从晒纸工到茶界泰斗,从本土作坊到国际标准,从传统饮品到跨界革命,汪圣华用五十载光阴将径山茶推向世界舞台,其人生轨迹既是产业缩影,更是中国茶人精神的生动诠释。
叩开茶门:从晒纸工到茶厂承包者
1954年出生于径山农家的汪圣华,16岁进入造纸厂当晒纸工,艰苦岁月磨砺出坚韧品格。70年代,他参与荒山开垦种茶,与茶叶结缘。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他抵押全部积蓄,承包下破败的村属茶厂。雨夜揣着卖毛竹攒下的600元家底,走进村支书家,他坚定地说:“我想承包茶厂。”
面对锈迹斑斑的铁锅和发霉的茶篓,汪圣华没有退缩。他带领帮工翻新设备,开始炒制茶叶。“杀青要快如闪电,揉捻要柔若抚琴。”他始终将品质视为生命。当第一锅径山茶出锅时,汪圣华作为“茶人”的崭新篇章就此开启。
破茧成蝶:从本土作坊到国际标准
1994年,汪圣华举债收购濒临破产的长乐精制茶厂。修缮厂房、更新设备后,1997年与日本健民株式会社签约,径山茶首次叩开国际市场。
为了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他大力推动茶产业“四统一”管理标准——统一喷施农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出口基地备案、统一鲜叶收购。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力推动了余杭区成为全国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出口示范区之一。
合作初期曾因包装细节遭索赔,他亲赴日本协商,以诚意化解危机,赢得客户信赖。
薪火相传:从传统饮品到跨界革命
五十载岁月匆匆而过,汪圣华已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他依旧牵挂着径山茶产业的发展。
“茶叶要‘全价利用,跨界开发’。”汪圣华时常提到这条茶产业发展的八字方针。基于这样的理念,他积极与科研院所共建远圣茶能科技公司,研发茶多酚萃取液、茶黄素食用油等衍生品,延伸产业链十倍价值。
如今,他虽将企业管理交予子女,但仍每日到公司指导技术。“茶产业需要代代传承,更需年轻人用科技开创新路。”谈及径山茶的未来,这位老茶人眼中闪烁光芒,希望接班人继续秉持这份创新求变的锐气,将径山茶产业引向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采访尾声,汪圣华凝视茶汤,恍见少年时在茶垄挥洒汗水的自己,感慨道:“说起来,我也不过是一片径山上的茶叶,好在终究把这‘春天的滋味’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