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 欣
在小区一隅,有一条我每日必经的小径。它蜿蜒曲折,两旁是冰冷坚硬的水泥地。就在这条不起眼的路径上,生长着一丛车前草,它们从水泥地的缝隙中倔强地探出头,以坚韧的根茎紧紧抓住每一粒微尘、每一丝希望,热烈地拥抱春天。
行色匆匆的我,未曾留意这些渺小的生命。直到有一天,一阵春风拂过,我停下脚步,目光无意间掠过车前草,它们在晨光中绿得发亮,叶片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我蹲下身子端详,只见它们的叶脉清晰可见。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它们无声的呼唤,感受到它们对生命的渴望与执着。
我小心翼翼地挖出两株车前草,它们的根系异常坚韧,仿佛在告诉我,即使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也能顽强地活下去。我把它们种在空置已久的花盆里,填上土,浇上水。我生怕自己的笨拙与疏忽会伤害这些生命,于是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观察它们。
令我惊讶的是,车前草在阳台上迅速展现出勃勃生机。它们似乎并不在意我的笨拙与疏忽,只是默默地生长着,用绿色点缀着我的生活。
看着这些车前草,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春天。那时候,母亲总会带我去挖野菜。苦菜、荠菜等早已被人们挖得干干净净,只剩下田埂上那些不起眼的车前草。
母亲弯下腰,拨开杂草,小心翼翼地挖出车前草。我疑惑地问她:“大家都不要这个,会不会有毒啊?”
“这草药食同源,怎么可能有毒?在三年困难时期,车前草养活了许多人。”母亲告诉我,在《诗经》里,车前草又称“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也是草药。
北宋时期,还有一个关于车前草的传说。一场瘟疫在军中蔓延,军医随手将马车前的一株草拔下,煮水让将士们服下,竟然奇迹般地治愈了瘟疫。从此,车前草被赋予神奇的色彩,并得到“车前草”的美名。
母亲的祖父是一位老中医,始终坚守着对草药的热爱与信仰,他曾用车前草等救治了许多病患。
在母亲的讲述中,充满了对车前草的敬畏与感激,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贫瘠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我仿佛看到了老中医在昏黄灯光下翻阅厚重的医书,仔细研究每一种草药的特性和功效;我仿佛听到他在田间地头,耐心地教导村民如何识别和使用这些草药……
长大后,我远离家乡,定居在江南。江南的植物种类繁多,有许多我都不认识。令我欣喜的是,江南也有车前草。它们比我鲁中老家的车前草叶子更绿更嫩。
每次看到它们,我恍惚间感觉自己站在故乡的山梁上,仿佛看到母亲在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听到她温柔的叮咛与嘱咐,还闻到了熟悉的泥土气息和草药清香……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每当我看到这句诗,都仿佛看到在古代田野上欢快采摘车前草的女子,她们穿着朴素的衣裳,戴着斗笠,手里提着竹篮,一边采摘一边欢笑,那笑声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她们的笑容温暖如春日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她们的坚韧与乐观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路上的力量与勇气。
于我而言,车前草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还是我童年的回忆,是母亲的关爱,是行走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