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巾帼绽芳华,奋进新征程。回望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妇联的精心指导下,余杭区妇联围绕区委“建设新中心、勇攀新高峰”发展主线和市妇联巾帼攀登“五大工程”,持续推进巾帼奋进“六大行动”,以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这一年,区妇联集中力量办好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实事,围绕思想引领、女性创新创业、儿童友好、婚恋幸福、巾帼共富等主题主线,带领全区70万妇女矢志奋斗,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半边天”力量。
本版组稿/王媛媛 陈丽诗
巾帼头雁领航 凝聚妇联阵地“向心力”
把稳思想之舵,组织“巾帼心向党”系列活动,发挥优秀女性代表作用,开展“小余姐”巾帼宣讲、妇女圆桌议事530余场。
夯实组织根基,深入以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社会群体为代表的三新领域,新建三新领域妇联15家,开展送课进企、培训赋能等服务23场,目前全区已建成三新领域妇联292家。
强化典型选树,举办余杭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4周年大会,表彰各类先进代表,创作情景宣讲《礼赞巾帼》,展示各行业女性奋斗故事。推荐产生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区级三八红旗手20名、红旗集体10个。
巾帼建功扬帆 赋能女性双创提档升级
“她经济”是余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力。2024年,区妇联积极搭建赋能平台,组织区女企协成员单位线下参访7次,举办“巾帼心向党·共富向未来”创业沙龙2期,开办“巾帼直播技能提升”成长营3期,分享成功经验、交流研讨问题。
拓展创业空间,挖掘巾帼共富工坊23家,打造“好物集”品牌IP,组织工坊主、手作摊主走进大厂和商圈,举办好物集市4次。3名巾帼新农人参加杭州市“妈妈的味道”巾帼村播大赛,晋级决赛并获优胜奖。
拓宽就业渠道,发动区女企协赴杭师大招聘,提供岗位200余个,7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10名女大学生进企双向交流,持续推出阿里云客服余杭女性专场招聘4期,联合森马电商举办“短视频带货公益训练营”,累计服务5000余人次。
巾帼童心守护 多维度构建儿童友好生态圈
打造服务品牌,实施“5+X”爱心妈妈陪伴成长行动,结对儿童322名。联合省妇儿基金会定向资助低保低边困难学子,为33名特困儿童提供为期三年的助学金。
关爱重点人群,开展“六一”慰问活动,为辖区学校带去慰问金及慰问品。组织寒假儿童关爱服务196场,帮扶困难儿童881人。
推进儿童友好,召开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实施“议童参与”成长营项目,建立区政协“议”童参与社情民意联系点,让“一米高度”融入城市治理。
巾帼和美共建 奏响最美家风主旋律
聚焦家庭建设,举办“515国际家庭日”活动,成立“和美家”最美家庭联盟。联合10家礼遇单位为全区“最美”定制“六个一”礼遇包,让有德者更有得。
弘扬清廉家风,承办浙江省家风家训主题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巡展暨余杭区勤廉好家风建设“一镇(街)一品”启动仪式,持续开展“清风三好”主题活动,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
助力家庭教育,打造“1+12+N”家教指导体系,区指导中心挂牌,12个镇街指导站运行。开办父母成长课堂18期,镇街驻点咨询44场,线上线下举办区级家庭教育讲座35场。
巾帼平安赋能 织密妇女权益“保障网”
作为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娘家人”,区妇联加强普法宣教,结合三八维权周等节日节点普法宣教1100余场,覆盖11.9万余人,在“余杭妇联”微信公众号推出“平安丽量”专栏30期,联合五部门成立“巾帼法助营商会客厅”。
完善联动机制,出台《关于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机制的意见》《余杭区2024年婚恋感情类矛盾纠纷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全年摸排婚恋家庭纠纷651起,化解率96.31%,和睦e家办理收件430件,办结率99.3%。在校女大学生家庭纠纷案调解入选“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十大案例”。
优化队伍建设,实现镇街婚调室备案率100%,举办区婚恋家庭纠纷调解业务培训班,280名骨干婚调员参训,赴区法院旁听妇女侵权案件庭审。
巾帼幸福启航 全周期服务托举民生温度
增进民生福祉,启用区妇女儿童服务中心,开办素质提升、巾帼夜校等公益课程109期,服务家庭3400余户。聚焦区级民生实事,建设“幸福上学路”14条、妇女儿童综合服务驿站15家。实施妇儿领域公益服务项目10个。
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家庭成长学院”,探索“恋—婚—生—养—育”全生命周期服务路径,开展法律援助等服务14场。在区婚登处设立“幸福驿站”,介入离婚前调解成功5起。
培树婚育新风,打造“海创未来 余生有你”人才交友品牌,联合四大省实验室、中电海康等头部企业,组织高层次人才交友8期。全区各级妇联开展婚恋交友活动61场,吸引2500余人参与。
点燃女性双创新引擎
砥砺奋进新征程,妇联扬帆谱新篇。2025年,区妇联将围绕区委“高原之上再建高峰”的奋进目标和市妇联巾帼攀登“五大工程”,带领全区广大妇女为“浙江经济第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担当。
夯实思想引领压舱石
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常态化学习机制,推动以学促干、学以致用,找准妇女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深化“两众”实践,组织妇联干部、妇女群众圆桌议国事、聊家事、解难事,推动女性参与民主协商议事。
依托“小余姐”宣讲品牌,开展有特色接地气的“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近妇女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强化示范引领,开展巾帼共富、勤廉家风、家庭教育等主题视频征集,把挖掘、培树、宣传优秀女性和集体作为扩展妇联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抓手,逐步推动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
点燃女性双创新引擎
赋能创业女性,打造“巾帼科创荟”,深化“余杭巾帼共富训练营”品牌,围绕“立足三新”“赋能三全”“争做三为”三条主线,通过共享空间、创客大讲堂、创业传帮带等方式,为创业女性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推进工坊建设,聚焦带富成效,挖掘民风民俗、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设计“农文旅”融合型工坊产品,持续探索“巾帼共富工坊”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路径,全力创建省级工坊。
发挥人才优势,搭建女科学家、女科技工作者联谊交流平台,举办学术交流、专题研讨,为有需要的企业链接技术支持与人才保障,团结引领广大女性人才积极投身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
打好普法维权主动战
加大普法力度,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余你同行·巾帼反诈进万家”等法治宣教活动,推进余你平安·守护和美家“五个一”专项行动,落实挨家敲门排查、婚恋纠纷化解、平安四率宣传、品牌金牌创评、暖心志愿服务。
助力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巾帼法助营商会客厅”作用,联合开展单月律师坐诊、双月主题活动,为辖区女企业家、女创客提供法律咨询、法律体检等服务。
提升专业力量,举办各级婚调骨干业务培训班,组织婚调专家下沉,实现区综治中心及三个分中心婚调专家驻点服务全覆盖。
精耕家风家教责任田
深化家庭建设,推进“和美家指数”评价体系建设,完善积分前列家庭“好家风信用贷”、免费停车等正向激励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筑“和美家园”,围绕“和美余乡”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有亮点、见成效、具特色的美丽庭院示范户、示范带、示范村,建立星级家庭评定机制,挖掘一批好家风好家教故事,选树一批各具特色的家庭典型,以家庭小美促进社会和谐。
优化家教体系,依托1个区级中心、12个镇街指导站、N个家长学校,持续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镇街驻点咨询、疑难个案跟踪等服务,坚持部门协作、家校社协同育人,把科学家教理念、成功家教方法送进千家万户。
激活基层组织动力源
抓实队伍建设,以单独创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联合组建等灵活方式,因地制宜地建立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加强与经信、交通运输等部门协同配合,着力推进三大行业中规模较大、有影响力的重点企业妇建工作全覆盖。
培育妇建品牌,召开三新领域妇建工作学习交流会,发挥阿里、遥望等头部企业和人工智能小镇等重点园区的妇联组织示范作用,打造可借鉴、可复制的三新领域妇建样板。
坚持需求导向,通过问卷、走访等形式,深入调研三新领域妇女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创业就业、妇女维权等关爱举措,持续提升妇联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服务力。
厚植暖心关爱营养土
打造服务阵地,常态化运行区妇儿服务中心,优化巾帼夜校课程体系,为全区女性及家庭提供学习交流、减压释压、亲子活动的服务空间。推进儿童友好,加大新建在建项目儿童友好空间配置力度,持续打造特色单元,聚焦民生实事开展内容丰富、精准多元的公益服务课程300场。
弘扬婚育新风,依托杭州市婚恋幸福服务平台,做好公益红娘培训指导和单身青年使用引导。组织各镇街妇联策划“一月一镇街一特色”主题轮值,以更多元的社交平台、更生动的交友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扎根余杭、融入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