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凌怡 通讯员 应聪铃) 用微信扫二维码,就能领取“国家扶贫款补助”?请注意,碰到这种“好事”,千万不要相信,一旦照做,极有可能掉入“洗钱”陷阱,沦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帮凶”。
近日,五常街道荆阳社区居民李阿姨(化名)收到一张来自“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宣传单,上面印有“关于落实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工作的部署通知”。发现与社区前期推送的诈骗案例有相似之处,李阿姨赶紧将此事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
余杭反诈中心立即发布提醒,联合街道、社区、网格、业主建立微信矩阵宣传阵地,第一时间将各类新型诈骗案例和手段转发分享给辖区居民,做好预防工作。
事实证明,李阿姨的警惕是正确的。近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国家扶贫款补助”诈骗。比如,江苏常州的赵某某看到扶贫项目广告后,按照广告内容扫码下载了相关App,对方“客服”向赵某某介绍,只需要配合他们完成“走流水”任务,简单进行收款、取现、转账操作,即可领取国家扶贫款补助。深信不疑的赵某某向对方提供了银行卡号和身份证照片,最终被骗10余万元。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常以“发放扶贫款”“发放慈善款”等为幌子,通过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发布“可以免费获得扶贫款、慈善款”的虚假广告,引导当事人下载虚假基金会App或登录虚假网站。之后,诈骗分子以“走流水”为由,要求当事人提供银行卡、身份证,以此种方式完成“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