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朱解语 通讯员 冯宇专)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我等了8年啊!”2月28日,35岁的胡立果成功捐献23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耗时4个多小时。由此,胡立果成为浙江省第1167例、余杭区第4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杭州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胡立果躺在床上,一边从容地等待采集机将血液从身体中抽出,一边和大伙儿聊天,他笑称采集室就是一个“湖景房”,“环境真好,窗户看出去能看到西湖城隍阁,这里就是一个高级的湖景房。”
乐观的心态,源于胡立果喜欢社交、热爱运动的日常。他是菜鸟的一名员工,工作中时常需要团队协作,于是他和同事们一起锻炼、一起参加献血等公益活动。
胡立果有8年献血经历,累计捐献次数高达32次,2017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第二次参与献血活动时,我通过宣讲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当时就登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胡立果说,“从那以后,我便时刻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患者伸出援手。”
去年12月,胡立果接到余杭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欣喜之余,他开始积极锻炼身体,每天摄入丰富的营养,尽量避免熬夜。“之前献血时,医生说过我的血管条件比较好。我希望自己能以最佳状态,捐献出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胡立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