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要常态更要常新
日期:02-26
bgcolor="#efefef">
○阮伟康
“我们不需要政府宠企业,但是我们需要政府懂企业,感谢余杭区政府!”企业负责人一句朴实的话,让余杭出了圈。
“无事不扰,有事必应”,这八字,正是余杭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从为市场松绑到为企业减负,再到数字驱动创新赋能,今天余杭的营商环境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规则说了算”“办事不求人”的社会氛围上,而是围绕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来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但发展总是迭代更新,只要改革不停步,在营商环境这件事上就应该一直向前、永不懈怠,在“无事不扰、有事必应”上就应该下更大功夫。
“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关键在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要看到,必要的监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但不必要的“突然的关心”,往往会让企业对监管和服务产生逃避乃至抗拒心理。因此,政企交往需要给企业留足自主空间。这个空间,不仅能更好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利于提高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也是一种管理革新和生产力解放。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无事不扰”不等于“无事可做”,更不是“有事不管”。好的政府服务犹如“空气”,平时无事不扰、无存在感,遇到问题,就要有事必应、无处不在。简要来说,就是解决好企业“成长中的烦恼”。比如,企业招工难,就需要政府组织招聘会;资金周转难,政府要帮忙牵线搭桥找银行贷款等。总之,要多对政府的政策和服务“回头看”,看看是否随着发展出现“滞后”的情况。特别是在余杭这样一个经济大区、科创高地,了解企业的最新行情动态,为企业提供更贴心细致、恰到实处的服务,方能更好构建“顶天立地+铺天盖地”创新格局、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产业生态。
总而言之,给企业开“勿扰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服务企业体现“眼到、心到、手到”是一种担当。唯此,方能把“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