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个小区579幢住宅接入“智慧”
日期:02-25
bgcolor="#efefef">
本报讯 (记者 潘文 任真 傅博文 沈扬) 昨日傍晚,沁溢华庭小区一居民将电瓶车推进了电梯,梯内摄像头“看到”后,立即发出语音提醒:“电瓶车禁止入内!”直到居民将电瓶车推离,电梯才正常关门运行。
自从加装了电瓶车入梯监控,小区居民逐渐养成好习惯,很少有人会再将电瓶车推上楼。
变化还不止于此。去年11月,沁溢华庭小区消控室收到“水压异常”的警报,通过监控发现,泵房内有一根水管爆裂,导致消控水网缺水。物业人员立即前往楼顶查看水压情况,发现液压表数值异常。
“以前都要靠人工巡查,现在水压、水位情况一目了然。”小区物业经理施建阳说,有了人工巡查和监控设备的双重保障,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像沁溢华庭小区一样,2024年,余杭有33个小区、579幢住宅接入“智慧消防”监测系统。记者从区消防救援大队获悉,全年我区累计加装73台液位传感器、1117台液压传感器、906部电瓶车入梯监控梯控、31部消控室人员离岗监测系统、20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消防安全智能全时监管、立体化多维物联感知全面升级。
“通过‘智慧消防’监测系统,这些消防设施接入了第三方运营平台,如果有小区出现消防安全隐患,平台能及时通知物业进行维护。”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潘伟伟介绍,如果物业在一定时间内未采取措施,相关预警信息会推送至“余智护杭”平安风险预警系统,同步派发到镇街综合指挥室,实现消防事件全流程闭环处置,相当于为小区安全加上了一道“双保险”。
石横线(文化礼堂至牛肩岭段)装上了路灯、运溪路南湖东路路口增设信号灯、电子警察抓拍设备……2024年,还有900处道路隐患点完成提升改造,其中,对照明缺失路段增设路灯254处,在农村平交路口新增减速带200余处。
“这个路口增设了减速带、斑马线、反光柱、反光镜以及一个减速牌,相当于进行了一次‘精装修’。”站在石横线-欧东坞路口,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中队副中队长张慧超告诉记者。
此前,运溪路与南湖东路交叉口未安装信号灯,随着车流量骤增,风险隐患逐渐增大。改造后,路口四个方向均增设了信号灯和电子警察抓拍设备,车辆通行更加安全有序。
更智能的电梯、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是余杭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生动缩影。接下来,我区将持续开展事故多发点段、危险路段、隧道、桥梁、农村道路专项排查治理,深入分析判断,不断提升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